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郊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失效]

  规划是方向、目标,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要通过科学规划,提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自觉性、有序性。编制规划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经济性。确定主导产业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建立生产基地要充分依托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引导农民自己投资;龙头企业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和服务组织,避免重复建设。
  (二)超前性。品种、产品的科技含量要高,设施、设备的技术要先进,要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知识经济,面向可持续发展。
  (三)开放性。生产基地的布局、龙头项目的建设,要打破地域、部门界限;建设投资要引进外资,吸引非农资本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销售要走出上海市场,下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四)衔接性。在农业内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要与农业生产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农业外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
  三、分层次重质量,扎扎实实地建设好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建设好“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可分大中小三个层次。根据“三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要各有侧重,分层管理。市里正在启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示范工程”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以“市级示范工程”为抓手,重点抓好一批“市级示范项目”(即“大型龙头企业”)建设,要出形象,出品牌,出效益,出经验。各区县也要抓若干个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即“中型龙头企业”),打出品牌。乡镇要以本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为基础,发展“生产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龙头组织(即“小型龙头企业”),开展加工和运销服务。
  各层次的“龙头企业”建设,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重质量,讲效益,练内功,增活力。要速度、质量、效益并重,树立“市场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加大市场开发投入力度,加工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要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
  四、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一批新的主导产业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是上海郊区农业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面对严峻挑战,审时度势,实现新发展的战略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借助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和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产品)。新的主导产业(产品),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档次的提升。一是“源头”产业,即种子、种苗、种禽、种畜等;二是名特优产品和绿色食品;三是绿化产业,如花卉、苗木等。新产品、新品种要区域化布局,加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产品)。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