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章立制。在开展科技入户工作中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实行技术工作专家负责制,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单位负责制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要建立技术服务档案,加强监督检查,奖优罚劣。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要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对专家组、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等要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要研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农业部门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
(三)加大扶持。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扶持力度,市农委科技兴农、产业化等各项资金将向生猪科技入户、百万亩设施粮田、一千公顷蔬菜倾斜,对专业种植、养殖大户和科技示范户采取物化补贴和免费培训;对下乡蹲点的市科技人员在原单位的待遇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每月1000元的补助。各单位对参加科技入户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审、先进评选等方面要把其下乡实绩作为重要考核依据,要给予优先考虑。今后,各事业单位在职称、职级晋升和先进评选上,首先要将科技下乡、为农服务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优势,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科技入户工作。区县农委要主动支持科技入户工作,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制定和落实本区县科技入户工作保障措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和项目资金要向科技入户工作倾斜;要积极扶持专业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努力夯实科技入户的工作基础。
(四)创新形式。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中,要积极探索不同产业,不同区县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模式,创新农业推广机制,鼓励采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一要积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户等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并通过它们来带动、辐射农户。二要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专家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印发资料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电话咨询与科技下乡相结合等方式。三要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科技入户,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积极性,并通过科技入户,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研为生产服务、生产依托科研的良性循环。
总之,科技入户要围绕工作重点,通过专业种植、养殖大户、核心基地示范,以户带户,以点带面,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入户率。要充分调动专家、科技人员以及示范户的积极性,通过蹲点、联农扶农等多种形式,建立科技人员与示范户长期稳定的直接联系,加强技术服务,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