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确定的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和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核心战略,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牢牢抓住信息产业发展和电子政务建设两个重点,坚持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主动力,按“标准化、资源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走出一条有南昌特色、有创新理念、有比较优势的信息化发展新路。
(三)我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原则:一是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略,突出应用,紧扣需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托南昌优势,集中有限资源,做好精品工程,强化南昌特色和优势;三是统筹规划,共建共享。信息化是最具后发优势的领域,而信息化的后发优势集中体现在“共享”上,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引进全新的资源观,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坚决避免条块分割、资源封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四是走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实现南昌信息化超常规发展,必须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上有超常规举措,按市场化方向敢为人先、敢有作为;五是政策引导,政府支持。实践证明,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与鼓励。政府应通过优化环境、引导方向、扶持重点、创造需求等举措,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制、市场、社会等外部环境,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四)到2005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目标是:全市信息化达到中部城市先进水平,力争成为全国电子政务应用试点城市,全国软件业重要基地;建设1-2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为南昌市建成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打造更具内涵的“四最品牌”提供新的动力。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建设以光缆为主、覆盖全市城乡并与国内外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宽带综合业务网络及交换中心。加快各类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速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到2005年,实现乡镇、行政村和居委会100%通光缆,每百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0,宽带入户达30万户。
──信息产业发展:形成1-2个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信息制造业优势产业群,进一步做强做大软件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优势,到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
──电子政务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以红谷滩行政中心为核心,各党政部门、各县区互联,并联接国家、省政务信息网的全市政务信息网统一物理平台。到2005年,实现党政部门、各县区政务信息网100%互联。加强政务信息网的应用建设,建成统一审批办证中心、办公自动化等基础应用系统,完成四大数据库(人口、法人、城市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框架建设。加强市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政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建成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互动性好、普及性高,经济、适用、权威、高效的政务网站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