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劳动局、广州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职工常见病病情相对稳定确认标准》的通知

  8、肺结核排菌肺结核者达到痰菌阴转(即每月二次痰检,连续三个月痰菌阴性者),或菌阴患者痰菌保持阴性或病变吸收减少或病变无改变。
  9、胸内结节病
  (1)症状、异常体征好转或基本消失;(2)属Ⅱ期以内的患者,经治疗后肺部X线检查病变较前缩小或基本吸收。
  10、支气管肺癌
  早期病例(含隐性肺癌,0期和Ⅰ期肺癌)经手术或经其他方法治疗,症状减轻,病变稳定,一般情况良好。
  11、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1)症状、异常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3)X线检查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或仅有少量积液。
  12、胸膜间皮瘤
  局限性间皮瘤经手术切除,节口愈合;或弥漫性间皮瘤经治疗后症状减轻,胸液减少。
  13、自发性气胸
  (1)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2)X线检查胸腔内气体完全吸收或明显减少。

消化系统疾病

  1、贲门失驰缓症
  经治疗,吞咽困难等症状消失或缓解,吞钡检查食管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
  2、慢性胃炎
  (1)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酸分泌接近正常;(2)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基本恢复正常,或病变范围缩小或无明显变化。
  3、消化性溃疡
  (1)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症状明显改善;(2)胃镜检查溃疡消失或缩小,或(及)X线钡餐检查龛影缩小或基本消失。
  4、胃平滑肌瘤及胃平滑肌肉瘤
  (1)肿瘤切除;(2)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5、肠结核
  经抗结核治疗后:(1)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2)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粪便镜检阴性;(3)X线或肠镜检查明显好转。
  6、克隆(Crohn)氏病
  (1)症状好转,全身情况改善;(2)X线钡餐或(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道病变有好转。
  7、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1)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2)肠镜检查及(或)钡剂灌肠粘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或显示病变明显减轻。
  8、吸收不良综合征
  (1)腹泻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全身症状好转;(2)粪便化验及吸收试验接近正常。
  9、腹腔结核(包括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核)经全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大便基本恢复正常,腹水减少或基本消失,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或患者已完成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
  10、肝硬化
  (1)代偿期;(2)消化障碍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腹泻等)基本消失或减轻;(3)腹水无继续增多,黄疸基本消退;(4)肝功能稳定;(5)对并发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出血完全停止,4周内无复发。
  11、胆道蛔虫症
  上腹部绞痛等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发热、黄疸消失,感染症状消失。
  12、急性胰腺
  (1)临床症状消失;(2)血清及(或)尿淀粉酶恢复正常。
  13、慢性胰腺炎
  (1)症状、体征基本消失;(2)血清及(或)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14、胰腺癌
  手术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目前无手术并发症,食欲,体重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血液系统疾病

  1、缺铁性贫血
  (1)补充铁剂等治疗后,血红蛋白>100g/L(10g/dl);红细胞计数>3.5×
  1012/L(350万/mm3);(2)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2、再生障碍性贫血
  (1)出血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2)血红蛋白达到100g/L(10g/dl);红血胞计数>3×1012/L(300万/mm3);白细胞达到4×109/L(4,000/mm3);血小板达到80×
  109/L(8万/mm3)以上,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
  3、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盆血
  经治疗后症状减轻,血蛋白>100g/L(10g/dl);红细胞计数>3×1012/L(300万/mm3);血及骨髓之巨幼变基本消失;或血红蛋白增加50g/L(5g/dl),红细胞增加1.5×1012/L(150万/mm3)akg或以上。
  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100g/L(10g/dl)以上,无发作性睡眠后酱油色尿,尿血红蛋白试验阴性;或贫血症状明显好转。
  5、地中海贫血
  病人不需输血或输血次数减少,病情稳定,可进行一般活动。
  6、白细胞减少症
  经治疗后白细胞总数达4×109/L(4,000万/mm3)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1.8×109/L(1,800万/mm3);或停止治疗后粒细胞无继续下降,不低于4×109/L(4,000万/mm3)。
  7、粒细胞缺乏症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感染病灶消散,血细菌培养结果转为阴性,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8、白血症
  (1)急性白血病:①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无明显出血,感染浸润表现;②血象:血红蛋白高于100g/L(10g/dl),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减低,分类无不成熟细胞,血小板高于100×109/L(10万/mm3);③骨髓象正常,无白血病细胞。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①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淋巴结、肝、脾回缩;②外周血中白细胞少于10×109/L(1万/mm3),淋巴细胞少于60%;③骨髓象恢复正常。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①无明显出血,感染表现;②血象:血红蛋白高于100g/L(10g/dl),白细胞数低于10×109/L(1万/mm3),分类无不成熟细胞,血小板100×109/L(1万/mm3)以上;③骨髓象正常。
  9、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血象接近正常。
  10、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无出血及血栓形成症状,血小板降至750×109/L(75万/mm3)以下。
  11、原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恢复正常或血小板升至50×109/L(5万及以上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3万)及以上,无出血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
  12、血友病经治疗后出血停止,血肿吸收,能作轻度活动而无新的出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