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贷款贴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和养殖农户贷款实行贴息。
五、补助标准
(一)养殖小区建设补贴3000万元。以肉牛、肉羊、奶牛产业大县为重点,择优扶持新建达标小区220个,其中肉牛、肉羊养殖小区200个,每个补助10―18万元,需2500万元,主要用于水、电、路、防疫及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新建奶牛养殖小区20个,每个补助25万元,需500万元,主要用于机械化挤奶站建设。
(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补贴2175万元
1、种羊场建设补贴720万元。在存栏50万只以上(以2007年底统计数据为准)的9个养羊产业大县,每县扶持1个种羊扩繁场,每场一次性补贴80万元。
2、牛羊品种改良站点建设补贴830万元。在牛羊生产大县对饲养黄牛5000头以上、肉羊2万只以上的乡镇,实行人工授精站点建设补助。其中以肉牛产业大县为重点,建设牛改冻配点 210个(新建120个、维修改造90个),对新建站点每站补助3万元(基础设施2万元、设备1万元)、维修改造站点每站补助设备1万元;以肉羊产业大县为重点,每年新建绵羊常温人工授精站点200个,每个补贴1.5万元(基础设施1万元、设备0.5万元);2009年全省一次性为市州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配备液氮运输专用车8辆,每辆控制在10万元以内。
3、冻精、液氮补贴275万元。黄牛改良所需冻精、液氮实行全额补贴。全省完成黄牛冻配改良70万头以上,需冻精105万支,其中常规肉牛品种冻精100万支,每支补贴1.8元,共180万元;新品种冻精5万支,每支5元,需25万元。完成黄牛改良任务消耗液氮10万立升,每立升补贴7元,需70万元。
4、良种肉羊推广补贴150万元。以肉羊产业大县为主,引进推广良种肉羊1000只,每只补贴1500元。
5、牦牛、藏羊选育补贴200万元。在甘南牦牛、藏羊和天祝白牦牛主产区分别选育种用公牦牛1000头,种公羊2000只,每头种牦牛补贴1000元,每只种羊补贴500元,由种畜场和养殖大户统一饲养管理,县乡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有计划调配投放,以满足牦牛、藏羊本品种选育需要。
(三)能繁母牛补贴300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地区贫困户发展年龄在1周岁以上6周岁以下能繁母牛(肉牛、牦牛)的补贴,共补贴6万头,每头补贴500元。
(四)青贮窖建设补贴2700万元。以肉牛、肉羊产业大县为重点,以发展农村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为目标,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和沼气池建设相配套,大力推广青贮窖建设。全省共建设500立方米青贮窖700个,每个补贴1.5万元,共1050万元; 1000立方米青贮窖36个,每个补贴10万元,共360万元; 5000立方米青贮窖43个,每个补贴30万元,共1290万元。 5000立方米的青贮窖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鼓励养殖企业(大户、小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养殖协会联合建设。
(五)活畜交易市场建设补贴300万元。在甘南、河西和陇东地区建设年交易肉牛、肉羊10万头(只)以上的活畜交易市场各1处,每个补贴100万元。
(六)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检测设备补贴300万元。选择30个经专项整治后符合规划布局的奶站,实施质量检测设备购置补贴,每个奶站补贴标准控制在10万元以内。
(七)甘南州退粮还草补贴1500万元。2009年完成退粮还草任务20万亩,每亩省上补贴75元。由甘南州申报具体实施方案。
(八)肉牛、肉羊产业大县奖励资金600万元。以统计部门年底确定的数字为依据,对出栏肉牛5万头和肉羊50万只(民族地区出栏10万只)以上的产业大县每县奖励50万元;出栏肉牛10万头和肉羊100万只以上的产业大县每县奖励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