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选择1个县(市)区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和信息通报网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和食品安全形势分析评估制度,选择几种高风险食品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查。逐步建立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
6.积极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8部局《关于印发〈
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察〔2004〕442号)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考核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情况,量化工作成效。
7.加强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投入和宏观指导。大力调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结构,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我市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缺乏名优产品的突出问题,全面推动全市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
(一)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
1.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查处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方面的大案要案,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2.打击非法回收药品、非法邮购药品、非法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明确药监、卫生、公安、城管、电信、社保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打击合力。重点打击并取缔药贩和集聚药品的“黑窝点”,清理和收缴回收药品非法“小广告”,打击向药贩出售药品和回收药品的违法行为。
3.切实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依法查处制售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和违法违规制售中西成药、中药饮片的行为。
4.开展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专项检查。重点选择影响面广、问题突出的产品,检查注册批准内容和实际说明、标识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5.开展对各类药品、医疗器械展示活动的专项整治。重点对展示的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展示活动。
(二)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建设
1.将农村药品监督网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完善组织构架,充实组成人员,探索建立监督人员聘任与推选相结合的机制,年底争取实现药品监督网覆盖全市100%的行政村。
2.积极支持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骨干药品企业参与农村药品配送,年底争取实现药品配送到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