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扩展基本公共服务
(二十九)继续推进科技创新。重视科普基地建设,不断加大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力度,通过技术项目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不断增强各个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加注重科研项目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完善吸引高端创新人才的机制和政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各区县政府)
(三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配置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抓好湟川中学、西宁世纪职业技术学校、西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等示范学校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10所城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26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坚持职业教育统筹培训,推进东西部、城乡、校企联合办学,提高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效益,特别要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缓解资源不足和择校压力。(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
(三十一)切实保障群众健康水平。继续抓好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搞好保健预防,倡导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价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启动建设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综合诊疗大楼工程,建设20个城镇居民医保定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进一步提高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有效防止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口计生委、各区县政府)
(三十二)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文化西宁”建设,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进村入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广播、电视和网络进村入户的覆盖率,完成10个乡镇文化站和30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文化产业园项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保护开发力度,落实好文化“五个一”工程建设,打造文化精品,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效益。继续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市文广局、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各区县政府)
(三十三)不断推进社区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搞好办公用房和居民公益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工作环境,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搞好社区服务示范小区试点工作,重点开发便民服务、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项目,切实提高为居民服务的水平。(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