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今年要对2003年全省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高于全省平均每亩64元水平的,一律降到64元以下。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今年降低1个百分点。税改后土地面积减少的,核减计税面积。
(二十二)扩大良种补贴范围,促进良种推广。今年起,省财政将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资金用于全省救灾种子补贴和农民培训,对全省优质水稻良种推广实行补贴。省将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十三)加强标准农田建设。抓住国家建立南方水稻优势产区的机遇,大力抓好全省粮食优势产区建设。省里从今年开始,每年将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15%-20%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以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2004年将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万亩,省里将制定具体实施方法和实施步骤。
(二十四)增加粮食生产和收购的信贷投入。继续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贷款发放的覆盖面。对种粮大户,改善担保形式,采用农户联保的方式,扩大贷款额度。农发行将对粮食企业实行授信管理,实行倾斜政策。争取今年农村信贷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
(二十五)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一是培育和扶持粮食加工转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对各种所有制企业,都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二是抓好产销对接。按照加工企业对生产原料的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发展高质量的粮食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合理的利益机制。三是稳步推进粮食规模种植,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四是发展加工专用粮,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殖。五是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引导订单农业发展。六是加快粮食产品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档次,增强竞争能力。
七、加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
(二十六)落实领导责任制。各地要全面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农业部门要把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来抓。把今年的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基层,把各项政策作措施贯彻到基层,把各项技术和物资措施服务到基层。
(二十七)加强粮食生产指导与动态调度工作。重点加强春耕生产和双抢生产两个阶段的生产指导、动态调度、形势分析、市场行情和情况反映。做到产前要有生产意见和工作安排,产中要掌握宏观动态和具体典型。产后要进行形势分析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