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加强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建设赣西、赣东南两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吉泰盆地、赣东、赣中三大常规优质水稻繁育基地;加速建设水稻改良中心和农作物良种引育中心;完善市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扶持建设10个中型粮食种子加工中心。
(十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省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县、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对市、县两级农技人员进行轮训,对各乡镇农技站长和农技员进行定期培训。
(十六)加强土壤农化监测和肥料测试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省级土壤农化监测中心和土壤定位监测网点建设。改造和完善省、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肥料质检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粮食主产县土肥速测体系和机制,为标准农田和地力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十七)加强植保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改造和完善省农作物生物灾害监控指挥中心,重点加强市、县两级水稻生物灾害监测专业站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全省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控制体系。
(十八)加强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试点示范,加快发展各类农机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从政策、资金、信息和技术上扶持农机大户发展。对购置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提高农机户和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作业能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六、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十九)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流转办法。今年要对二轮承包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出台规范土地流转的文件,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防止耕地抛荒。同时,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及其它非法占用,实行耕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征用土地占补平衡,强化土地质量的监测,确保基本农田占耕地总面积85%的比例不降低。
(二十)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从今年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保护农民多渠道售粮的自主权,支持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粮食经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两放开,两确保”,即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确保粮食安全。全面实施对种粮农民推行的直接补贴,并提高补贴标准。省里将粮食风险基金的40%以上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并适当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大户倾斜,调动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