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运行机制。保障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合理健康的运行机制。现有的国有、集体龙头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和机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龙头企业要千方百计靠大、联大,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政府各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建立风险基金,鼓励农户以土地、劳力入股等方式,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同时,也要教育农民增强法制观念和契约意识,按市场规律办事,营造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是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财政资金要改变传统的投入办法,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撬动银行信贷资金,用好用足信贷政策;要积极引导工商企业资本、农村集体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加大开放力度,做实招商引资工作,广泛开展与周边省份、境外客商的联营使用,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国外政府贷款以及大企业、大财团来我省兴办龙头企业;引导企业立足自身优势,苦练内功,通过发行债券、出让股权和争取上市等途径,扩大直接融资。
(三)提高科技水平。政府科技部门和涉农科研院所,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项目的引进、研发、服务工作。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传输快速的条件,为龙头企业提供有现实使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发明。要认真研究和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实用技术研究、推广、服务的相关政策,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省龙头企业的发展作贡献。
(四)强化品牌理念。鼓励龙头企业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下,充分利用我省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环境好的有利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生产加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龙头企业。同时,要按照形成主导产业区域特色的要求,大力挖掘、改造传统名、特、优产品,通过统一产品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开拓市场等手段,扩大生产规模,打造统一品牌,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相当知名度,市场占有份额名列前茅的品牌产品和知名企业。
(五)完善市场体系。创新工作思路,从后道工序抓起,着力建设功能齐全、网络发达、运行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坚持产区、销区共同建,有形、无形两手抓的原则,在培育、扶持一批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办超市、配送等大型物流企业,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期货交易,放手发展中介组织、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六)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世纪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应对新形势、适应新变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各部门、各市、县、区一定要按照全省发展的总体规划,高度重视、通力配合。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要制订简明科学的监测管理办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组织监测评审,优胜劣汰,以确保扶优扶强。对在监测、评审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的,主管机关应当按照党纪、政纪规定,给予主管领导或直接责任人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