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包头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公共场所公共用具预防性消毒方法(试行)》的通知

  ⑴加工直接入口食品前;
  ⑵加工时间过长、中间应洗手;
  ⑶处理食品原料后;
  ⑷上厕所后;
  ⑸收拾残桌后或布置新餐桌前。
  第十三条 文化娱乐市场所公共用具预防性消毒
  (一)饮具消毒 饮具必须一客一用一换。饮具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蒸汽消毒、红外线消毒、化学消毒法进行。具体方法同旅店业茶具、餐具相同。
  (二)纺织品消毒 座位套、扶手套等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首选物理方法,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30分钟;不耐热的可用化学法消毒,0.2%--0.5%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存于保洁柜中。
  (三)员工手的消毒 一般情况下,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必要时75%酒精或有效氯含量为300 mg/L的消毒液擦拭3分钟。
  (四)卫生洁具消毒 每天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消毒液擦拭。
  (五)垃圾桶消毒 垃圾桶要加盖,垃圾要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每天用有效氯含是为1000 mg/L的消毒溶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第十四条 消毒人员自我防护
  (一)消毒液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配制,消毒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口罩与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粘膜直接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含氯消毒剂在室温下会挥发出氯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使用含氯消毒剂应注意个人防护。
  2、高浓度的过氧乙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配制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3、戊二醛对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接触液体时,应戴乳胶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二)近距离(1米处)接触紫外线灯管(30W)可对皮肤、眼睛产生红斑、刺激症状。因此,不能在紫外线灯照射下工作,如有必要工作时,必须戴防护镜、穿防护衣。
  (三)在进行清洗与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与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粘膜直接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净。
  (四)工作完毕后,脱去防护用品,立即放密封袋内,并进行手的清洗消毒。
  (五)使用后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后,存于固定的柜内。

第四章 消毒效果监测

  第十五条 公共场所公共用具消毒效果监测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