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加强骨干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全市培养新型农民1.8万人,培训实用技术100万人(次),先进实用技术入户到田率达到9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组织全市科技人员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执法年”活动要求,加强《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的宣传贯彻,推进农业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新认定无公害产地面积90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组织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
六、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着力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力争全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6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3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50万亩,精细蔬菜、优质水果的比重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支持和服务企业。指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探索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等入股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力争全市大春农产品订单生产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2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20万亩、优质菜5万亩、优质果15万亩。
七、切实落实保障措施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狠抓基本农田保护。采取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组织代耕等形式实现撂荒耕地复耕。切实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面积产量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加大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力度,解决国家和省级项目的工作经费。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的增量部分全部用于粮油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粮油重大增产技术推广和高产创建。加强农药、种子、肥料为重点的农资市场清理整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搞好服务,协调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样板,带动和促进大面积生产。
附件:1.2009年粮食面积产量任务分解表
2.2009年大春粮食作物面积产量任务分解表
二○○九年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