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按照《
中国共产党章程》项目的规定,根据党员人数和社区规模,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团结、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完成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调动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9.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要从现职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要通过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发挥社区内离退休人员的作用,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三、拓展社区建设内容,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10.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是社区重点发展的项目,具有广泛前景,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和完善有一定规模的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求助网络。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法律服务、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各社区居委会都要建成一定规模的社区服务站,为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大力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实体,扶持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举办或联办社区服务的劳动组织,推进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实体化。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单位的服务设施和资源,采取租赁、联办等形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
11.增强社区保障功能。利用社区的综合优势,调查摸清社区贫困对象,协助街道办事处受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申报手续,按照规定审核和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协助申请法律援助。通过拓展社区服务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建立救助站,广泛开展慈善捐助、送温暖等社区互助活动,为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组织保证和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