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养老服务形式多样化。建立以国有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形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
4.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根据当地老年人口数量,规划设置区域养老机构和设施,在大中城市举办的各类较大规模养老机构,床位数应在150张床位左右;在区(市)举办的各类中等规模养老机构,床位应在80张左右;社区内设置的福利机构中养老床位应在20张左右,使各类大、中、小型福利机构设施形成梯次。充分利用 “星光老年之家”小型、分散、方便的优势,发挥“星光计划”项目点 “四室一场”的作用,为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医疗、体育健身等多方面的服务。达到老年人满意率为90%以上。
5.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支持。辖区内现有老年服务设施和卫生、体育、文化等设施向社会开放,为老年人提供优惠服务;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兴办社会养老福利服务事业;鼓励企事业单位综合开发利用闲置的资源,或以其它方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鼓励采取“公办民营”方式进行运行。培育养老服务中介市场,发挥社会组织桥梁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养老事业,创办中介服务机构,整合养老机构资源,收集为老服务信息、开展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咨询、护理用工介绍、娱乐活动、空巢家庭老人货物配送等服务。
6.群众广泛参与。大力提倡社会互助,发展和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老年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7.服务队伍爱岗敬业。要建立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弘扬中华民族敬老扶困的道德情操,要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采取分散和集中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做到护理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并吸纳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水平。
8.养老机构优质高效。养老机构建筑设计符合国家标准,设施设备完善、满足老人生活、文化、健身及医疗康复基本需要,管理规范、有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上墙公开,服务优质、入住老人的满意率为95%以上。养老机构由福利型向福利经营型、封闭型向开放型、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的转变有措施、有落实,维护和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职工对领导班子的满意率为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