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弘扬烈士精神,有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加快推进我省老工业的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当前,全省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烈士精神,用烈士精神凝聚党心、民心,用烈士精神鼓舞和感召人们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发向上,不懈奋斗。
二、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纪念活动
一要集中宣传烈士事迹。要协调主要新闻媒体集中力量宣传我省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要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开辟专栏或专题,大力弘扬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大无畏英雄气概。激励和教育人们缅怀先烈,不忘历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名和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他们不灭的精神,激发全省军民的爱国热情。
二要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要在清明节等重要纪念日,充分利用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有条件的市县都要召开各界群众参加的悼念大会,党政军领导要带头参加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青年学生到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尤其要组织好集体到烈士陵园入党、入团、入队的宣誓活动。
三要逐步扩大宣传效果。烈士陵园要开放烈士事迹展室,积极向群众宣讲烈士的英雄事迹。有条件的要制作宣传革命烈士的图书和音像作品,制作烈士事迹图片展版,到厂矿、学校、部队、边远山村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巡回展出,扩大教育面,增强社会效果。
三、加强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管理和保护
烈士陵园要坚持“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宗旨不动摇,以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管理,逐步建设成集教育、宣传、游览多功能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要转变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一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建立竞争激励和责任约束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二要实现六个转变。工作思路上实现由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上转变,发展方向上实现由单一的纪念型向多功能一体化方向上转变,烈士褒扬上实现由封闭型向社会化方向上转变,管理机制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向上转变,队伍建设上实现由“护陵守墓”式向管理、宣传、园艺等专门人才上转变,陵园建设上打破等、靠、要思想向自力更生上转变;三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考评、考核、分配、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