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进行个人防护。
从事非典、人禽流感病例和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的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七)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各地可根据当地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或对疫情监测结果的分析预测,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遵循自愿的原则,推荐重点人群,例如65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等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此类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和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降低与流感相关的住院率、死亡率。
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地区的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应急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下,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包括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八)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
1、加强医务人员防护,防止发生医院交叉感染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对照卫生部颁布的非典、禽流感防治的有关工作规范,查找薄弱环节和隐患,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参考《WHO关于甲型流感(H5N1)医院内感染控制指南(暂行)》,采取严格的以传染源隔离、病区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为主的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综合性措施,杜绝非典和人禽流感的医院内感染。
2、加强对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家禽暴露人群的防治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大众的健康宣传教育,禁止宰杀、烹饪、销售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病禽,提倡文明的饮食习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不良的环境卫生状况。同时加强对饲养、贩卖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禽流感患病动物暴露人群的健康状况监测。
3、加强流动人口的防治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要重点做好应对非典、人禽流感疫情和流感暴发流行的准备工作,防止疫情通过流动人口扩散。各地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使其有病能及时就医。
4、加强农村地区的防治工作
各地要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非典和人禽流感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尤其是加强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的农村地区的健康宣传教育和家禽暴露人员的管理和疾病监测工作,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