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及评分 | 评估内容 |
一、政府承诺( 20 分) | |
1、政府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或实施意见并下发 (2)分 | 查文件原件。 |
2、卫生部门制订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计划并下发(1)分 | 查文件。 |
3、成立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1)分 | 查相关文件。 |
4、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 (7)分 | |
4.1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1)分 | 查文件及年度财政预算。 |
4.2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到位情况(6)分 | 2004年实际到位经费 万元,人均___元。查文件及财务收款记录。 |
5、政府召开结核病防治工作或协调会议(1)分 | 查会议通知。 |
6、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规划情况(8)分 | |
6.1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工作目标(0.5)分 | 查相关文件。 |
6.2制定年度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并下发(0.5)分 | 查相关资料。 |
6.3召开年度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0.5)分 | 查看相关会议通知、签到本。 |
6.4制定年度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1)分 | 查看考核方案、检查通知和考核结果。 |
6.5制定并下发本地医防结合的结核病管理办法或规定(1.5)分 | 查看相关文件。 |
6.6确定并上报增设的痰检点、结核病门诊诊治和住院治疗定点单位(2)分 | 查看相关文件和现场检查。是否增设痰检点;是否确定结核病门诊诊治单位;是否确定结核病住院治疗定点单位。 |
6.7落实结核病查治减免政策,实行病人报病及督导管理激励机制(2)分 | 查相关资料和财务帐目,走访病人和基层防治人员。了解结核病减免政策、报病奖励政策、督导管理费的落实情况。 |
评估指标及评分 | 评估内容 |
二、组织机构和能力建设(10 分) | |
1、建立结核病防治机构及网络(2)分 | 查看相关资料和现场检查。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设立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科室(独立科室、挂靠其他科室);2、乡级卫生院或防保所应有专/兼职结防医生(有名单和联系电话);村和社区服务站设立结防联系医生(有名单和联系电话),抽查若干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防治网络情况。 |
2、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3)分 | 调查市、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包括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1、市级结防机构无结防门诊专业人员要达5名,有结防门诊(含定点诊疗单位)专业人员要达10名;2、县级结防机构无结防门诊专业人员要达3名,有结防门诊(含定点诊疗单位)专业人员要达5名;3、专业人员中:1、防治人员 名、检验人员 名、统计人员 名、放射人员 名。2、高级职称 名、中级职称 名、初级职称 名、无职称 名。 |
3、结核病防治机构基本工作条件和能力(2)分 | 调查市、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包括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1、结防机构有办公、门诊、实验室业务用房情况;2、有 X线机、显微镜、微机、督导车;能开设结防门诊、摄片、痰涂片检查和网络报病。 |
4、防治技术培训(3)分 | |
4.1举办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班(1)分 | 查阅培训通知、签到簿。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和基层防治人员,市级至少举办2次,县级至少举办1次培训班。 |
4.2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2)分 | 查看培训记录,考核成绩或证书。乡村医生应参加在职卫生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现场抽查5名乡村医生,了解核实参加培训的情况。 |
评估指标及评分 | 评估内容 |
三、业务工作( 52 分) | |
1、病人发现(25)分 | |
1、1网络直报(2)分 | 1、各乡及乡级以上医院是否开展肺结核病等法定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查看全年网络直报资料;2、市、县级疾控机构是否对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例进行核查。 |
1、2病人追踪(2)分 | 1、是否开展辖区内非结防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病人的追踪工作,查看追踪通知单、追踪病人登记本、流调表、电话追踪记录和转诊单等;2、抽查评估上一个月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病人 人,实际追踪 人,追踪到位 人。 |
1、3病人登记(4)分 | 1、市、县级疾控机构或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建立结核病初诊病人、结核病人和实验室三本登记本;2、登记本登记病人数与季报表一致,抽查2004年一个季度的报表和病人登记本进行核对;3、三本登记本填写正确,相互一致,无原则错误、无缺项。 |
1、4痰检工作(2)分 | 1、市、县级疾控机构或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有专职痰检人员;2、初诊登记本上X线检查异常者查痰率达95%,其中查三次痰标本者达85%;3、市对县级疾控机构或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县级疾控机构对乡镇痰检点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痰检工作室间质控。 |
1、5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指标完成情况(15)分 | 查阅结核病人登记本、实验室登记本、季报表等相关资料,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2004年度计划任务数 已完成任务数 完成率 % |
| |
评估指标及评分 | 评估内容 |
2、治疗管理(12)分 | |
2、1治疗肺结核病人落实管理单位(1)分 | 抽查县(市、区)登记正在治疗病人5例,查阅病人所在诊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人管理登记记录。 |
2、2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使用督导治疗服药卡(1)分 | 1、抽查县(市、区)登记免费治疗病人5例,查阅病人督导服药卡;2、督导服药卡使用正确,填写真实。 |
2、3督导治疗落实情况(4)分 | 1、抽查登记正在治疗涂阳病人4例,走访病人了解督导服药情况;2、抽查已完成治疗督导服药卡5份,检查县、乡督导访视病人情况,每例病人县、乡共至少访视6次;3、登记涂阳病人督导治疗率应达80%。 |
2、4病人随访和疗效考核(2)分 | 查阅《结核病人登记本》,抽查前10月登记病人20例,检查是否按规范进行痰检复查,是否进行转归分析。 |
2、5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4)分 | 以《结核病人登记本》、季报表为依据,统计:2003年涂阳病人登记数:初治 、复治 ;治愈人数:初治 、复治 ;治愈率应达85%。 |
3、规划实施督导和管理(3)分 | |
3、1有年度工作计划、考核和总结(1)分 | 查看相关资料(有无工作计划,有无年终考核,有无工作总结)。 |
3、2按规定督导频率对下级防治单位进行督导(1)分 | 查看督导报告,每次督导要有记录。市级每季度对所辖县(市、区)至少督导1次,县级每1-2个月对所辖乡至少督导1次。 |
3、3召开规划实施管理或工作会议(1)分 | 查看会议通知、报到本。 |
评估指标及评分 | 评估内容 |
4、医院结核病管理( 12 分) | 抽查一所县级综合性医院、两所乡级卫生院 |
4. 1 医院内部有无结核病登记报告及转诊制度(2)分 | 医院应明确负责结核病报告责任科室或医生,建立院内转诊、考核等制度。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调查相关医务人员执行情况。 |
4. 2结核病登记和网络报告(4)分 | 1、医院相关科室应建立疑诊结核病病人登记本;2、进行院内肺结核病漏报调查(1个季度)。 |
4. 3 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转诊情况(4)分 | 1、非结核病定点门诊诊治或住院医院应建立转诊制度,转诊病人要使用转诊单;2、核查医院网络报告的肺结核病人和已转诊的肺结核病人(与漏报调查同一个季度,包括需继续治疗的出院病人)。 |
4.4 痰检开展情况及质量(2)分 | 1、凡设有痰检点的医院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查痰率应达90%;2、实验室痰涂片制作、镜检、结果报告应符合要求,初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阳性检出率应达30%以上。 |
四、健康促进( 8 分) | |
1、组织结核病防治日宣传活动(2)分 | 查宣传活动文字、图片记录。 |
2、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公益性宣传(3)分 | 1、各市、县、区每年至少开展2次结核病防治的电视、报刊或广播宣传,查阅相关资料及记录;2、各乡、村、街道、社区应张贴结核病防治宣传画,抽查2个乡(街道),2个村(社区)。 |
3、医疗单位结核病防治宣传(3)分 | 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应设立结核病防治宣传牌,张贴宣传画,公示国家结核病减免政策,抽查2所医院。 |
五、药品供应、管理和病人减免情况( 5 分) | |
1、免费抗结核药品妥善保管(1)分 | 查有无专人保管、专柜存放、有无防潮、防霉、防丢失措施;有无霉变、过期药品。 |
2、建立免费抗结核药品发放制度(1)分 | 各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诊治单位应建立免费抗结核药明细帐目本,使用江苏省免费抗结核药品发放登记本;查看相关帐册、登记本。 |
3、抗结核药品账物相符(1)分 | 核对药品进出台帐和库存药品,帐物是否相符。 |
4、落实病人免费治疗(2)分 | 走访4名涂阳肺结核病人,了解是否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 |
| |
评估指标及评分 | 评估内容 |
六、财务和报表( 5 分) | |
1、经费测算情况(1)分 | 查看相关资料,每年要有经费需求预算。 |
2、结核病控制经费专款使用情况(3)分 | 1、专项经费应建立专门帐目;2、专项经费有明细开支,使用合理,;3、及时、足额发放报病奖、督导管理费、核查相关财务凭证。 |
3、月、季报、年报表填写准确、及时上报(1) | 抽查一个季度月报、季报表和2003年年报表,有关数据要做到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