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中医医院试行《北京市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实施细则及评价考核方法(草案)》的通知


  12.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1、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结构。

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

医院未将“医院感染”工作纳入全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之中不得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每三个月一次)召开工作会议能解决实际问题并有记录。缺一次扣1分。

      

院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未由院长主持不得分。

      

医院感染管理科非单独设科,不是由院长领导不得分。

      

医院感染管理的职能部门不是由医师负责,无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能力不得分。

      

医院感染管理的职能部门未能做到计算机管理及定期出具相关报表、分析报告不得分。

      

专职人员未能每年都接受“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学习与更新不得分。

      

科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是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工作不得分。

      

2、规章制度、监管程序与措施落实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监管程序与措施;

未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纳入全院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不得分。

      

对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涉及需多科协同进行的有明确的分工、责任、监督保障的规定。有缺陷扣1分。

      

新职工上岗前培训无“医院感染”的内容不得分。

      

未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全院性的“医院感染”教育不得分。

      

未做到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并有记录不得分。

      

未做到定期对消毒灭菌装置用生物学检测的方法进效果的评价不得分。

      

未做到监督检查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并有监测结果不得分,有缺陷扣1-3分。

      

未做到定期对血液透析装置及透析液用生物学检测的方法进行效果的评价不得分。

      

应写医院内感染突发事件的调查报告而未写不得分。

      

未做到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得分,有缺陷扣1-3分。

      

医院内感染率≤10%,每上升1个百分点扣1分。

      

I类切口甲级愈合率≥95%,每下降5个百分点扣2分。

      

院内感染漏报率≤20%,每上升2个百分点扣1分。

      

未将感染控制监控指标纳入全院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不得分。

      
 

3、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制度。

现场调查

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包装符合要求、严格与生活垃圾分开、记录与签字齐全、保存完整。有一项缺陷扣1分。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情况。

现场抽查

医院门诊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要求。有缺陷扣2分。

      

医院病房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要求。有缺陷扣2分。

      

手术室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要求。有缺陷扣2分。

      

供应室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要求。有缺陷扣2分。

      

各治疗室、换药室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要求。有缺陷扣2分。

      

(3)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的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及执行情况。

提供资料

医院感染无监测制度、并定期进行监测不得分,有缺陷扣2分。

      

无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及诊断标准并及时记录不得分,有缺陷扣2分。

      

(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

1、制定对重点部门监测的管理制度;

相关制度、重点监控科室的原始监测记录、数据分析资料及整改记录

无对科室监测的制度、制定监测方法、频率及落实相关责任制不得分,有缺陷扣1分。

      

2、对重点部门实施监测的工作情况;

感染重点监控科室部门的原始监测记录不完整扣1-3分。

      

检验科能按时对重点部门进行有关细菌学的检查(检验科原始记录与定期分析报告)、中医诊疗器具的消毒使用流程、措施符合要求。有缺陷扣2分。

      

消毒供应室未能做到对空气、物品、设备定期进行细菌学检测不得分;有缺陷扣2分。

      

3、对监测数据定期分析并指导被监测部门工作;

未对监测数据定期分析并指导被监测部门工作不得分。

      

4、对发现的异常、缺陷,及时纠正及采取的整改措施到位情况。

未对发生异常信息时采取的整改对策到位,(还需用案例与相关数据采说明其措施的有效性)不得分。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情况。

定期进行监测的原始记录文件

现场抽查

查看对医务人员执行规范的培训、监测和考核的记录。有缺陷扣2分。

      

现场抽查2名医务人员对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的知晓情况,一人不合格扣2.5分。

      

(6)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者灭菌。

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情况。

检查供应室及使用部门的消毒物品;可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记录

检查供应室的消毒灭菌程序、记录内容。发现一次不合格扣1分。

      

检查供应室各消毒物品的运送流程。发现一次不合格不得分。

      

检查使用部门(外科换药室、口腔科、抢救室等)的消毒物品标签符合规定。发现一次不合格扣1分。

      

(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

1、执行卫生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情况;

抗生素合理使用相关制度与措施

药剂科提供临床常用抗生素目录

抽查病历10份

医院未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制度不得分。

      

抗生素使用率≤50%,每上升2个百分点扣1分。

      

抽查使用抗生素的病历,在药敏指导下抗生素应用合理、有细菌培养结果、无不合理重复。有缺陷扣1-4分。

      

药剂科未对严重感染病例能适时参加临床查房、病例讨论,提供有关临床药学的支持(可用评审前六个月中的典型案例表明其能力)不得分。

      

甲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时间≤72小时。否则不得分。

      

2、耐药菌株监测。

耐药菌株监测相关资料

检验科未能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有关细菌学与药物敏感度检查不得分。

      

检验科可以提供药敏试验的抗生素品种占本院常用抗生素总数≥50%,每下降5个百分点扣1分。

      

未能做到及时向临床医师提供有关近期细菌学与药物敏感度、耐药菌株信息分析,引导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得分。

      
   

合计

      

附记:

      

评审员签名:                 日期:



  13.病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

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情况。

提供落实和改进措施的文件(培训记录及资料)

医院为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情况所采取改进措施到位并有文件记录。每缺一项扣2分。

      

(2)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

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状况

现场检查病历10份

 

无制度不得分,有制度无培训和检查扣3分。

      

(3)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提高甲级病历率。

1、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

病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评价制度、

无病历质量全程管理、监控、评价及反馈的制度,如环节管理、终末管理等不得分,未做到对全程管理扣2分,有其它缺陷扣1-2分。

      

2、医疗文书书写制度及落实情况;

医疗文书书写制度及培训、检查记录

无病历书写制度(住院、门诊、急诊病历)不得分,有制度无培训记录扣3分。

      

无护理病历书写制度(住院、门诊、急诊病历)不得分,有制度无培训记录扣3分。

      

3、病历内涵质量有专人监控,并与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挂钩;

病历内涵质量检查记录和报表;医院科室评价报表

无专人对病历内涵质量进行检查、监控、评价不得分。监控工作有缺陷扣1-3分。

      

病历监控未与科室评价挂钩不得分。

      

4、提高病历甲级病案率及所采取的措施。

近三年来病历质量统计数据资料

提供近三年病历质量年报、近一年月报表。报表齐全、甲级率(住院)≥90%,报表不全或甲级率每减少5%扣1分。

      

无对病历质量进行分析和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材料不得分,有缺陷扣1-3分。

      

(4)建立病案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1、建立健全病历(住院、门急诊)管理制度;

病历管理制度

病历管理制度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历管理、回收、查阅等。缺一项管理制度扣2分,有缺陷每项扣1分。

      

2、病历归档与使用情况;

现场调查(包括病历保管、回收、借阅、查阅登记或记录)

随机抽取病历30份,有发现一份病历丢失或非法使用不得分。

      

(5)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相关服务;按规定为患者或其代理人、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医学会、保险机构、公安司法等部门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并按规定保护患者隐私。

1、病案科(室)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的状况;

病案室提供服务方式;相关统计及分析报表

无为医、教、研服务的制度和记录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不能为临床提供基本的统计数据如工作量、病种、费用等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2、病历复制、封存及患者隐私保护执行情况。

病历复制、封存管理制度与登记本;病历传递的安全制度。

无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封存病历的规定不得分,有缺陷每项扣1分。

      

无为患者保护隐私的规定和工作制度不得分。

      
   

合计

      

附记:

      

评审员签名:                 日期:



  (六)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健全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护理管理结构图等文字资料

未建立相应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2)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管理目标文件及考评资料

护理管理部门无明确目标、职责不得分,执行或考核有缺陷扣1-2分

      

(3)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护理工作制度等相关资料

无护理工作制度或未监督落实不得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得力扣1-2分。

      

(4)设置有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相关文件及工作记录

无相应的组织、工作制度不得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有缺陷扣1-2分。

      

(5)有院内紧急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

预案,实施或演练的相关材料

无预案不得分,演练实施有缺陷扣1-3分。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对各护理单元护士人力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满足实施等级护理的质量与病人安全的需要。

在岗护理专业人员执业证书

发现特殊岗位的护理专业人员未取合格资质不得分

      

护理人员名单、近三个月护士排班表。

各护理单元护士人力的配置不能满足护理质量与病人安全需要扣1-3分。

      

(2)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方案。

相关方案

无方案不得分。

      

(3)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应接受至少100学时的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

学习证明材料及评价记录

开展该项工作不得分,未全部完成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分。

      

(4)有各级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

近三年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

无培训计划不得分。实施有缺陷扣1-2分。

      

(5)实施对护士的绩效考核和工作评价。

护士技术档案

未开展工作不得分,实施有缺陷扣1-2分。

      

3.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与业务工作制度。

 

(1)有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文件或手册,并有执行与监督的体制。

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检查记录

无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分,执行与监督有不足扣1-2分。

      

(2)各护理岗位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相关资料

护士访谈

全院访谈10名护士,每发现1名护士不明确自己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扣0.5-1分

      

(3)落实相关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现场考核

全院考核5名护士,每发现1名护士操作不合格扣1分

      

4.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1)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相关文件、检查记录

未建立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不得分;实施有缺陷扣1-3分。

      

(2)建立并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标准。

相关文件、检查记录

未建立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不得分;实施有缺陷扣1-3分。

      

(3)建立质量可追溯的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并能体现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

相关文件、检查记录、现场考核

未进行护理质量标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未能体现在持续改进过程中扣1-3分。

      

(4)按照《病历书写基本基本规范(试行)》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有定期的质量评价。

督查记录、抽查部分运行病历

未执行《病历书写基本基本规范(试行)》不得分;质量评价工作有欠缺扣1-2分。

      

(5)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重点部门ICU、急诊(室)科、手术室、供应室等的现场考查

未开展重点护理环节管理不得分,管理工作有缺陷扣1-2分。

      

相关文件

无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不得分,预案演练及落实有缺陷扣1-2分。

      

5.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1)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

现场考察

护士访谈

落实知情同意、保护隐私有缺陷扣1-3分。

      

(2)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的措施到位。

督查记录

现场检查

调查1、2级护理病人各3名的基础护理到位情况,发现1名病人基础护理不到位扣1分。

医院无督查扣1-2分。

      

(3)护士对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

督查记录、现场检查

护士对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有缺陷扣1-2分。

      

(4)对围手术期的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

病历等记录

现场检查

未执行围手术期的患者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不得分,执行有缺陷扣1-2分。

      

(5)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督查记录、现场检查

不能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不得分。

      

(6)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

督查记录、现场检查

不能提供医技检查护理服务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7)严格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督查记录、现场检查

发现违反医嘱的护理活动不得分。病情观察及记录有缺陷扣1-2分。

      

6.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及质量管理。

 

(1)开展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护。

相关资料

现场检查

未开展该工作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2)建立完善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加以执行。

规范性文件、相关资料及现场检查

无规范性文件或有规范性文件但未执行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3)在专科(专病)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开展项目及运行情况、相关护理论文和论著

专科中未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7.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1)对急危重患者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

相关文件及工作记录、现场检查

无危重患者护理的规范性文件或有规范性文件但未执行不得分;执行、记录等有缺陷扣1-2分。

      

(2)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净化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

相关资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护理管理部门未对上述重点部门进行重点管理、检查不得分;改进措施不到位扣1-2分。

      

(3)能够保证监护与抢救仪器设备使用中的有效性和消毒与灭菌的可靠性。

现场检查

相关资料

发现监护与抢救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无消毒灭菌记录不得分。

      

(4)保证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

工作记录

现场考核

发现违反操作规程行为不得分。

      

(5)建立并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讨论记录本

未开展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8.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

(1)建立与实施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

近三年内对偶发事件(纠纷、事故、差错)处理结果与重点整改措施的文字资料。

无制度或有制度未执行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2)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病人跌倒、压疮等。

相关文件及工作记录、现场检查

无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或有制度未执行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3)能够应用对护理差错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相关文件及工作记录、现场检查

开展差错评价并用于改进护理工作。有缺陷扣1-2分。

      

9.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

 

(1)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

相关文件及工作记录、现场检查

不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不得分。

      

(2)制订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

相关文件及工作记录

无相关规范性文件或有相关规范性文件但未执行不得分,执行有缺陷扣1-3分。

      

(3)主动配合临床工作,满足临床需要。

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现状调查

应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发现影响质量与安全的事件不得分。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