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中医医院试行《北京市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实施细则及评价考核方法(草案)》的通知

  (六)信息系统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能够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有关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费用和绩效的信息。

1、医院信息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使用情况;

相关信息分析资料及应用文件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医疗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提供支持。有缺陷每项扣1分。

      

2、医院信息系统在费用及绩效管理的使用情况。

相关信息分析资料及应用文件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能准确提从数据支持费用及绩效评价。有缺陷每项扣1分。

      

2.制定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1、医院保障信息质量与安全保障制度及落实情况;

信息质量与安全相关文件资料如值班、安全检查、故障处理记录等

医院有保障信息质量与安全的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并得到实施;每缺一项扣2分;没有不得分。

      

2、信息系统应急管理预案及处理情况;

医院信息系统发生紧急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与替代措施、故障处理记录

有应急预案、替代程序、故障处理记录;每缺一项扣2分;有缺陷每项扣1分。

      

3、信息质量与安全员工教育的情况;

员工教育相关材料

相关员工对保障信息质量与安全必要性知晓程度。知晓度≥85%;每减少10%减1分;≤50%不得分。

      

4、维护病人权利(如隐私权、连贯医疗服务中信息获取的及时性等)的措施。

维护病人权利的措施情况,如隐私权、在连贯医疗服务中及时获取信息等

维护病人权利措施(如病人信息查阅的授权制度)到位情况。有病人信息查阅授权制度。费用清单、查阅权限、物价公开查询。有缺陷扣1-2分。

      

3.信息系统满足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需要。

1、医院信息系统网络覆盖情况;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覆盖目录及相关材料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管理、医疗、护理,门诊、病房等部门与科室的覆盖率≥80%。每下降5%扣1分;≤50%不得分。

      

2、医院信息系统提供服务的范围。

医院信息系统提供服务的目录及相关材料

评价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否满足医院各方面的需求,服务范围目录≥10项;每减少一项扣1分。主要是:挂号、收费、取药、住院、病房、统计、医嘱、病案、医技、检验。

      

3、医疗信息资料(如中医治疗率、医院感染率、疗效与费用等)动态分析情况。

医疗信息分析资料或报表

未开展该项工作,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4.医院信息系统(HIS)应符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规定,与其他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1、医院信息系统(HIS)符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情况。

相应资料或文件

信息标准化符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85%;否则不得分。

      

  (七)财务管理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只能设置一个财务管理部门,并按工作需要科学设置会计岗位。医院的一切财务收支、核算工作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财务部门设置与医院财务管理情况

财务管理相关文件

发现多个财务管理部门,不得分;收支管理核算有缺陷,扣1-3分。

      

2.按照《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建立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及债权债务的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1、财务部门负责人掌握及执行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情况;

部门负责人访谈

访谈3-5名财务人员,有缺陷扣1-3分。

      

2、财务人员掌握医院相关财务制度的情况;

财务人员访谈

访谈3-5名财务人员,有缺陷扣1-3分。

      

3、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无财务制度或有制度未执行不得分,有缺陷扣1-4分。

      

3.按照《预算法》和财政部门关于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真实、完整的编制医院收支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

1、财务预算执行情况

财务预算材料

无预算或有预算未执行不得分,违规超预算执行扣1-3分。

      

2、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财务凭证

无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或有制度未执行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4.加强中医专项经费筹集、管理与使用。

中医专项经费筹集、管理与使用情况

财务预算及财务凭证

按规定从医院收入中筹集使用中医专项经费。无中医专项经费预算不得分,专项经费使用有缺陷扣1-2分。

      

5.建立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和内部稽核、控制制度。加强医院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

1、财务内部稽核制度及落实情况

财务内部稽核制度

无内部稽核制度或有制度未执行不得分,执行有缺陷扣1-3分。

      

2、实行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相关文件、财务年度报表

医院无成本控制措施不得分;有缺陷扣1-3分。

      

6.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责任到人。

1、资金使用审批流程管理(重点是重大项目、大额资金使用)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

重大项目、大额资金使用无审批流程、监管措施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2、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制度。

未实行不得分。

      

7.建立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制度。

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及的执行情况

相关制度及奖金分配资料

医院奖金分配制度违反有关规定不得分。

      

8.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严格管理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

1、医疗收费制度及执行情况

物价部门检查报告

发现违反物价政策、违规收费、不提供收费票据不得分。

      

2、药品价格定价制度及执行情况

原始购销凭证

发现药品定价不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分。

      

  (八)建设、设备与后勤保障管理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医院发展建设应当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医院设置情况

批准文件

医院设置与建设违反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不得分。

      

2.医院建筑布局应当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

医疗设施与服务流程的合理性

现场检查

流程合理,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有缺陷扣1-2分。

      

3.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实施基本建设项目。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及实施情况

批准文件

发现基本建设项目未规定报批准后实施的不得分,执行有缺陷者扣1-2分。

      

4.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属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甲、乙类品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规定申请配置许可。

1、评审前二年内购置大型备的论证。

相关文件资料

购入大型设备未进行可行性论证不得分。该设备的技术资料、可行性论证文件不完善扣1-2分。

      

2、甲、乙类品目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许可情况。

配置许可文件

甲、乙类品目大型医用设备应全部获得配置许可。每缺少一台扣1分。

      

5.建立健全医疗设备采购、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1、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服务制度及执行情况;

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服务制度

无制度或有制度未落实不得分;执行有缺陷扣1-2分。

      

2、医疗器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设施的维护及保养记录,人员上岗证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及人员上岗证应齐全;每缺1项扣1-2分。

      

3、设备更新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相关文件资料

无制度或有制度未执行不得分;执行有缺陷扣1-2分。

      

6.加强大中型医疗设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1、大中型设备的运行、维护与运行成本分析的情况。

提供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的运行、维修记录及成本分析资料(查CT、MRI、彩超、X线血管造影机、大型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

重点抽查4-6台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无运行维修记录、成本分析记录不得分;每缺一台设备材料扣2分;材料不全扣1分。

      

7.后勤保障应满足临床需要。向住院患者提供治疗饮食,其种类、质量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要,能够提供中医食疗服务。

1、提供医疗饮食情况

相关资料

现场检查

能提供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医疗饮食。不能提供医疗饮食不得分,提供饮食不达标扣1-2分。

      

2、中医食疗服务情况

相关资料

现场检查

应提供中医治疗需要的服务。不能提供不得分。有缺陷扣1-2分。

      

8.职工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服务满意;医务人员及患者对后勤服务满意。

1、员工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服务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急诊科、手术室、ICU、血液透析室等部门)

满意度应≥85%。每减少5个百分点扣1分。

      

2、医院员工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85%得5分;每减少5个百分点扣1分。

      

3、患者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85%得5分;每减少5个百分点扣1分。

      


  二、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建立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协作机制健全。

 

1、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图示;院长、副院长及职能部门领导质量管理与改进工作的会议纪要

 

未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得分;查看会议记录,院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医院各类质量会议在2/3以下、缺少措施扣3分;会议记录有缺陷扣1-2分。

      

2、质量管理与改进职能部门职责明确;

 

职能部门的职责与督查质量情况的记录

 

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不利于开展工作不得分。

      

3、相关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工作开展情况(人员组成合理;职责明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切实进行监督,并对决策提供依据)。

医疗质量、病案、药事、医院感染、输血、医学伦理、医疗废弃物等管理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文字记录

无上述质量管理委员会组成文件不得分;缺一个委员会扣1分未定期开展工作扣1-2分。

 
      

4、医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的情况应定期传达到相关职工,并有相应的培训。

向职工传达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的记录、各科质控员培训记录

无传达及培训工作的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整扣1-2分。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院长履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职责的情况;

 

听取院长对质量工作的意见、查看院办公会议记录以及有关决定落实情况

院长未对质量管理与改进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并组织实施不得分;有决议无落实扣3分。

      

3.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1、医务、护理等质量管理主要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情况;

 

职能部门组成人员及其分工的文件

有一个部门未定期、有效地开展工作不得分;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的资料不全扣1-3分。

      

2、药剂质量管理组织健全,能有效开展工作。

工作记录文件

 

未定期、有效地开展工作不得分;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的资料不全扣1-3分。

      

4.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各科室主任履行医疗质量管理职责的情况;

 

科主任质量管理工作记录

科主任对本科室质量管理应有培训、有督查。每缺一项扣1-3分。

      

5.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

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与执行情况;

相关制度与工作记录

 

无责任追究制度不得分;有制度未执行扣3分;执行有缺陷扣1-2分。

      
   

合计:

      

附记:

      

评审员签名:                 日期:



  (二)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价考核要点

检查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与计分方法

得分

5

4

3

2

1

0

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1、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全面、系统,能监督医院各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与改进方案,本年度工作安排

 

无方案、无计划不得分;方案涵盖不全面扣2-3分。

      

2、医院质量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

质量管理相关文件、医院办公会记录及督查记录

无制度不得分;有制度未落实扣3分;会议记录与督查记录缺项扣1-2分。

      

2.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1、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核心制度及实施情况的资料

 

核心制度齐全、内容完善得5分;每缺一项制度扣一分。

      

2、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的措施和执行情况的资料

无方案不得分;发现一例医疗风险和隐患未采取措施不得分。

      

3.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l、1、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如危重病人、围手术期、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管理等);

质量关键过程管理制度(或流程)、应急方案与工作记录

 

质量关键过程管理制度(或流程)与应急方案≥5个,并有具体措施。每缺一个扣1分;内容不完备扣1-2分。

      

2、加强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如ICU、CCU、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等。)

 

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制度、应急方案与工作记录

无重点部门和岗位的管理措施不得分;未进行监控扣3分;每缺一个部门扣1分。

      

4.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按照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有关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1、对全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情况。

全员质量与安全培训计划、制度和培训实施记录

 

询问5名职工对培训内容与本人职责的知晓程度。每一人不合格扣1分。

      

2、院、科两级督查质量安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情况;

督查记录

 

无定期督查不得分;督查工作有缺陷扣1-2分。

      

3、严格执行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有关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本院已经实施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有关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常规等资料

 

询问3名医务人员了解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有关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的知晓情况, 1人不达标扣1分。

      

4、对医务人员进行“三基”培训与达标考核情况。

培训制度、院内考核资料与记录

现场考核

无医务人员“三基”培训制度不得分;有制度未实施考核扣3分。

      

抽查3名医务人员的达标情况。1人不合格扣2分。

      

5.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具体措施。

实施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的相关资料或记录

 

对中医药特色优势未进行评价、检查、分析、反馈等措施不得分工作有缺陷扣1-3分。

      

6.不断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理法方药应用水平。

 

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应用情况;

检查病历

抽查出院病历10份,综合评价,得分1-5分。

      
   

合计:

      

附记:

    

评审员签名:                 日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