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地制宜,提高农村、社区防控能力
一是全面落实农村消防工作管理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安排农村社区防火工作,建立农村火灾防控体系,切实加强村居民联防网络建设。加强村民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普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织,引导农村普遍制定防火公约,加强农村防火宣传,指导农村义务消防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广大村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在冬、春季组织村干部、村义务消防队人员对辖区农村村寨、农户,社区单位、居民户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指导村委会建立“十户联勤”、“五户联管”等村民自主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对老弱病残酒“五类人员”造册登记管理,开展重点帮扶。针对农村普遍用明火烘烤粮食、熏烤腊肉、上坟亮灯等生活习惯习俗,落实好农村社区生产生活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安全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二是要结合农村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同步建设农村消防水源、消火栓、消防泵等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切实打牢农村消防工作基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条件。三是各县市公安机关和消防大队要指导驻村、驻社区民警切实履行职责,掌握辖区内村寨、社区的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状况。各县市公安局要把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公安机关工作部署、责任目标、等级评定、检查考核、执法质量考评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各县市公安消防大队要建立完善与派出所之间的工作联系制度,每月实地指导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公安派出所在实施消防监督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切实落实乡镇公安派出所、农村社区警务室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把农村、社区防火工作做细做扎实,防止失控漏管。
四、强化宣传,不断提升社会防火意识
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新修订的《
消防法》宣传贯彻工作。宣传、新闻、教育、文化等部门要协同搞好消防宣传“七进”活动,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大冬春季防火安全常识宣传力度,及时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剖析火灾案例。学校要作为冬春消防宣传教育重点,采取播放宣传光盘、展出宣传挂图、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逃生演练,举办消防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增强广大师生防火和逃生自救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加强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宣传,教育和警示群众,让群众充分认识火灾事故的极端危害性,提高做好消防工作的自觉性。各单位要加强对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以及特殊工种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确保100%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