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步伐加快。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成绩,厦门教育IP宽带城域网已建成开通,市属高校、中等学校和部分小学已开通校园网,并与互联网接通,农村学校也加快了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步伐。
--教育法制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九五”期间,市人大、市政府颁布实施了《
厦门市教育督导条例》、《厦门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等3项地方教育法规、2项地方教育规章和一批规范性文件;市政府、市教委先后出台了有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扶持一般学校,办好所有初中”、“教育体制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改革举措,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二)厦门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回顾“九五”,展望“十五”,要真正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我市教育跨跃式发展,建设“厦门教育之城”,必须正视和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
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尚未形成共识,全社会在关心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方面尚未形成合力。“大教育”的观念不强,整合全市教育资源不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尚未真正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2、教育投入问题
厦门市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每年绝对值均有所增加,但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加的幅度不及教育事业正常的发展速度,教育投入不足与社会对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投入的渠道比较单一,尚未形成一个多元化、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投资运行机制,对教育投资和经费使用的效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3、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1)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科学,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校长负责制的力度不大,由社会参与管理过程的咨询和监督机构不够健全。
(2)办学体制方面,相对单一的办学形式与多元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中小学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
(3)学制系统比较单一死板,以一个模式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缺乏科学有力的质量监控机制。
(4)缺乏比较完善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教育执法力度不大。
4、教育结构、布局、规模效应问题
学校规划布局与海湾型城市框架还不配套(居住小区没有依法按人口数额合理配置学校),新区中小学的布点“空白”甚多,校舍的配套建设严重的“不达标”,加大了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就学压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比的合理性缺乏深入论证,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效应不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升学渠道不畅;市属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办学规模偏小,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作用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