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合理比例,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到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从目前的31所调整至20所左右,校均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每年招生1.1万人左右,在校生达3.3万人以上。初中毕业生百分之百升上高中各类学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升学率达90%以上;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3.2万人(其中公办高等职业学校1.2万人,民办高等职业学校2万人)。到2010年,全市创建3所骨干性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1.5万人;4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近2万人;4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加大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技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使我市技术工人数占企业各类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例从现在的7%提高到13%。每年培训城市在岗职工32万人次,培训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0.6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0.5万人。
三、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一)以调整学校布局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于产业发展的能力。
1、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职业学校集约化、规模化办学水平
--重点建设“厦门职业技术学校”(暂定名)。将厦门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厦门商业学校和厦门市交通职业中专学校集约迁至集美文教区,实质性合并为“厦门职业技术学校”。校园用地400亩,办学规模4000人。以高品位、高水平规划为先导,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学科与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和高质量校舍建设为支撑,将学校建设成为福建省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
--重点扶持华厦职业学院。以资产置换为主,政府适当投入,将该学院迁至集美文教区建设,与厦门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同一校区两所学校、两个牌子、两种体制联合办学的管理模式。华厦职业学院校园用地500亩,办学规模5000人。
--扩大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的办学规模,突出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两大类专业办学特色,在校生达到3000人以上。
--迁建厦门高级技工学校至翔安文教区,突出技能训练为主的办学特色,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创一流职业培训基地,加挂翔安区职业技术学校牌子,承担翔安区职业教育任务,校园用地500亩,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