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对年度农、林、水利、畜牧等支农项目和石漠化治理工程、珠防工程、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草地畜牧业发展、人均半亩口粮田等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项目进行梳理汇总,整合项目资源,资金打捆使用,重点放在推进坡地治理工作上,将项目与治理工作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配套、相互促进,推进治理坡地过度开垦工作。州林业、农业、农办、发改、畜牧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将治理坡地过度开垦工作贯穿于年度各项工作中,在项目、资金、信息、技术力量等方面与各县(市)、顶效开发区搞好衔接协调,大力支持、重点倾斜,并加强对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开展治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五、切实加大投入
州级财政将从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每年预算安排120万元坡地治理工作经费,2009年经费已于2008年11月提前下达到各地,各县(市)、顶效开发区也要根据财力情况和治理任务需求,通过财政预算安排、项目资金整合等渠道,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及时拨付治理资金,落实经费保障。
六、搞好宣传发动
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采取制作标语、标牌,场天宣传,开群众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的重点区域在“四沿”地带,重点内容是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州、县两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治理坡地过度开垦的部署和要求。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宣传使治理坡地过度开垦工作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意识,掀起治理工作的强大声势。
七、加大巡查力度
要按“三个绝不允许”(绝不允许出现新的开荒、绝不允许出现新的水土流失、绝不允许出现新的石漠化)的要求,组织专门队伍进行巡查,对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地复耕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严格依法处理。对因工作不力造成新的生态破坏现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原开荒地要坚决禁止继续耕种,对已规划今年退耕的坡耕地要采取治理措施,切实退下来。
八、狠抓任务落实
2008年规划治理任务未完成的地方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存在问题,扎实进行整改落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突击,争取尽快赶上;特别是“四沿”地带可视范围内的退耕工作,州委、州政府要求必须于2008年底前完成,还未完成的地方要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确保近期全面完成。2009年的任务要采取倒计时的工作方式,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