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支持重点支柱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在建材、能源化工、现代制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领域新建和技改项目上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建设,要加大对续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信贷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要积极支持新建项目,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提前介入项目论证,加快项目评估和贷款审批、发放进度。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和培育一批优势企业。继续把成长性、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信贷支持重点,积极推动有特色优势的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积极支持企业扩大出口,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保证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进口用汇需求。
(三)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增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把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作为金融支持西咸一体化和项目建设的重点,对西宝高速改扩建、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引汉济渭、亭口水库、西平铁路、咸旬高速等重大建设项目的信贷配套工作,确保资金早日到位。
加大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工业生产由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创新信贷管理模式,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各金融机构要结合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地域、行业和规模等特点,建立长期、务实的银企合作关系。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下放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权限,简化审贷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从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特点出发,创新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方式,积极推出更多适合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对运作规范、信用良好、资本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担保机构承保的优质项目,可适当下浮贷款利率。
(五)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探索建立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银行要创新工作机制,积极研究解决担保手续繁琐、审查时间过长等问题,促进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配合推进信用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小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大对高校毕业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自主创业和合伙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扩大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小企业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