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条 在年度低保资金发放过程中,各级民政部门要在每月月底前将城市低保资金使用情况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年度终结时,民政部门要及时编制低保资金年度决算表和决算编制说明,送财政部门审核。
第四十二条 低保资金的结余部分,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结转下年度使用,统一列入下一年度低保资金支出预算计划,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十三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捐赠、提供资助,所捐赠和提供的资助全部纳入低保资金管理。
第七章 城市低保工作机构与职能
第四十四条 市和旗县区两级民政部门低保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以下工作:
(一)起草本地区城市低保实施细则、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当地城市低保标准;
(三)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与城市低保有关的优惠政策;
(四)编制低保年度资金需求计划及年终决算;
(五)负责本地的低保信息网络和管理工作;
(六)负责监督、检查、考核本地区的低保工作。
第四十五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低保服务机构负责以下工作:
(一)低保待遇的初审;
(二)低保资金的管理和发放;
(三)低保对象的定期核查;
(四)组织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
(五)组织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评估。
第四十六条 旗县区民政部门成立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至少有1名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成立低保管理所,社区居委会配备低保专管员,工作人员采取招聘的办法解决,负责受理居民申请,对申请人家庭收入进行调查、宣传低保政策,并及时公布低保对象名单,组织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各级低保工作部门应努力优化干部结构,加强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经旗县区以上民政、人事部门组织低保业务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四十七条 城市低保工作所需办公经费,市、旗县区分别按照当地上年度支出低保资金的1%-2%的比例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抵顶本级年需匹配低保金预算,以保证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十八条 由于低保工作人员常年入户调查,经常接触各类人员,受各种疾病感染和伤害的机会很多。为调动低保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参照纪检、信访、审计、计划生育等部门月补贴60元的标准,给予低保工作人员岗位补贴。
第八章 监督与处罚
第四十九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办事场所、政务公开栏和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城市低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低保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保障对象公开、保障金发放结果公开,接受居民的监督。社区对申请人员名单的张榜公布要做到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栏目、统一制式格式,较大的社区要多地点进行公告。对公告情况,要建立反馈制度,落实处理结果。
第五十条 市、旗县区、街道都要建立举报箱和监督、咨询、举报电话,受理居民的举报、投诉和咨询。
第五十一条 从事低保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批评教育、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