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医药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医药行业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分析技术,提高药品有效成分的分析水平,特别是对中成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发展医药行业综合信息网络,建设药品连锁经营及配送中心网络系统。
7.电力业。建设火电厂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与设备以及应用大型电网开放式能量管理系统;完善整合现有调度自动化、负荷监控、用电营销、客户服务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形成电力生产管控一体化、电力经营供销服务一体化的“数字电力”信息平台,实现电力生产、供应的高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
8.煤炭业。煤炭行业要高起点起步,重点以煤炭的开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监控及煤产品的自动化调度为重点,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矿区、矿井要实现生产调度高速检测、监控,新建矿区、矿井要建立综合数字信息主干网。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市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各县区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区、本部门的实际,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各县区政府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不同的行业和重点领域选择一批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有资金、有人才、有发展前景、领导重视的企业建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工程,进行重点扶持和指导,对示范工程的经验和做法认真进行总结,通过示范效应加快信息技术在全市的应用。
(三)建立培训基地,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
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建立起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的培训基地,帮助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特别要加强对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开展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的讲座,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现场指导和推广活动,使他们充分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四)创造电子商务环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各级政府和通信企业要积极为企业上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在示范企业上网线路使用、服务器托管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推进企业上网工程的开展;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和“信用菏泽”数据库,提高市场信用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