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跨国公司及其它大企业、大财团的招商力度。改进招商方式,发挥国际中介机构引资代理作用,完善招商网络。把招商引资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物流、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及重大基础设施、旧城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招商引资,促进社会事业、公用事业的对外开放。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完善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及政府服务、通关协调、政策导向等投资软环境。
(六)制定配套政策。制定产业导向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予以政策倾斜。制定有效的土地储备和使用政策。争取省支持,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实施土地预征,为发展预留空间。在不削弱市级宏观调控能力和理顺事权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和理顺市、区财政体制,完善市区两级分税制,培育和增强区级财政实力和投融资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非农业的户口差别,按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制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
2005年市区城建工程安排意见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实施“突破菏泽”战略的重要一年。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菏泽市城市建设五年纲要》,为尽快把我市建设成规划科学、便捷高效、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城市建设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05年城建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城市综合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大城建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全市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1.坚持高点起步。城市是二三产业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扩张核心。城建工作必须坚持高点起步,努力做到“五个一流”,即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配套和一流的绿化美化。
2.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切实提高城区路网密度和绿地率,力争使市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质量有明显提高。
3.坚持重点先行。着眼于拓骨架、打基础、建载体的要求,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重点抓进度,确保优先建设一批社会和群众最为关心,能够完善城市功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每个项目建设中,要集中有限财力,攻其一段,成型成景,便民利民,发挥效益。
4.坚持与园区同步。坚持走“经济发展园区化、园区城镇一体化”的路子,搞好城市规划,做到园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建设相统一,实现城市“一体(中心城)两翼(开发区和牡丹工业园)”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5.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大城市土地经营力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清理整顿土地隐形市场,最大限度地为城市建设聚集资金。拓宽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经营范围,切实增加政府经营收益。积极开辟城建资金投入渠道,建立健全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城建融资投入机制。
6.坚持重在管理。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统一执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推动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由直接投资管理向市场监督、规范竞争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