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石家庄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2005修订)

  第十条 政村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村各类档案的管理,并对村办企业或其它单位的档案管理进行指导。
  第十一条 政村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部门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档案管理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行政村调换档案管理人员,须征得乡(镇)档案工作机构的同意。
  第十二条 政村档案包括下列资料:
  (一)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资料;
  (二) 行政区域管理及村志、村史等历史沿革资料;
  (三) 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及合同、小康建设等资料;
  (四) 户籍管理、计划生育、民事调解、治安保卫、文教卫生、救灾抚恤及公益活动的资料;
  (五) 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生产经营活动、村办企业及其它单位形成的重要资料;
  (六) 集体财产、财务、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出国考察、友好往来等资料;
  (七) 各级领导及上级机关视察、督导本村工作中形成的讲话、指示、题词、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
  (八) 上级机关颁发的有关方针、政策性文件以及需要贯彻执行的文件,上级对本村工作的批复、通报等文件资料;
  (九) 其它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
  第十三条 政村档案的各类资料应于次年3月底前立卷归档;财务资料由会计人员在年度终了后立卷保管1年并在跨年后3月底前移交档案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 政村应根据资料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按照下列方式整理:
  (一) 文书、财务档案,按“年度-问题”或“问题-年度”分类法整理;
  (二) 科学研究档案,按课题整理;
  (三) 基本建设档案,按工程项目整理;
  (四) 产品、设备仪器档案,按型号整理;
  (五) 户籍档案,以户为单位整理;
  (六) 音像档案,按载体形式整理。
  第十五条 政村应按照国家规定期限保管档案,并上报乡(镇)档案工作机构备案。
  第十六条 政村销毁档案,须经乡(镇)档案工作机构批准,并由二名乡镇档案工作人员监督执行。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