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4、以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为中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把握企业家职业化特点,实施“333企业人才培训计划”,重点培养造就300名企业优秀管理人才,300名企业优秀营销人才,300名企业优秀研发人才。发挥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主体地位,形成集聚人才平台。每年有计划地安排60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经理学院、高等院校学习培训或到著名企业跟班实践,把民营企业纳入培训计划。努力扩大国有企业选人用人视野,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才培养,积极宣传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5、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针对不同领域高层次人才特点,实施分类开发。启动“511专家工程”,努力培养造就50名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100名在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中有较高造诣、代表我省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1000名在我市各学科领域发挥骨干作用的优秀专业人才。资助高级专业人才发展和培训,以项目扶持的方式,每年从我市科技项目扶持基金中安排资金,重点资助高层次中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创业和研发工作。资助一批45岁以下、获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深造,尽快形成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努力争取国家级的专业研讨会和学术论坛在厦举行,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实施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特贴专家、市拔尖人才“传帮带”计划,鼓励中青年专家参与国家级项目与重点课题。

  6、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发挥我市高校密集、人才集中的优势,依托厦门大学、国家会计学院、集美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我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孵化基地。充分利用本市现有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资源,开展专业技术和管理培训。加强企业间合作,在国内著名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努力开辟海外高级人才培训渠道,设立海外培训基地。

  7、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数据库。掌握高层次人才基本信息,为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建立核心人才业绩档案,对其学业、经历、职位、业绩贡献等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和鉴定,为高层次人才的流动、使用和制定薪酬标准提供参考,向企事业单位用人提供信息支持。积极参与高层次人才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

  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有效集聚高层次人才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