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畜粮果菜药五大主导产业,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技园三大主体,着力构建渭北塬区优质苹果带、秦岭北麓优质猕猴桃带,全面加快以奶牛、秦川牛、生猪为主的畜牧小区建设,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2、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建设1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行政村为单位、农户为主体、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手段,引导农民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路子。推行农产品全程监管,积极实施品牌经营,加快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
3、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住省上发展壮大关中城市群和实施“百镇推进”工程的良好机遇,以县城为重点,以建制镇为主体,做好县域、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加快污水、垃圾、消防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通乡(村)油/水泥路1600公里,改造电网线路650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104处、沼气池8911口。西山地区投入3亿元,重点实施流域治理、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移民搬迁四大工程。
(四)着力建设大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加快构建城市经济圈。高起点规划,打造以建成区和蔡家坡地区为核心、关中百公里城镇带为主体,辐射周边城市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现代城市经济圈。加快行政中心和陈仓物流园区会展中心周边开发建设步伐,带动城市东扩;开工建设蟠龙塬上塬路桥和引水工程,启动蟠龙塬新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客站及周边城区,同时保护性开发秦岭北麓台塬地,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加快泛蔡家坡地区建设,尽快形成30万左右人口规模、以汽车工业为主的城市副中心。
2、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物流基地和产业体系,形成信息、人才、资金集聚效应。重点实施供热、污水管网、市区道路改造、公交停车场及枢纽站、高新大道三期、渭河橡胶坝、石头河引水等项目。
3、提升西部交通枢纽功能。巩固宝鸡铁路大十字交通枢纽地位,构建以宝鸡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十字型”高速路网,规划建设城市轻轨、城市环线和县际快速公路,实现县县通快速。重点实施宝天、宝平、西宝扩能、宝平与关中环线连接段四条高速公路和西宝快客铁路专线、麟北煤田运煤专线两条铁路建设项目。抓好宝汉、法汤高速扩能、连霍高速过境、宝兰铁路快客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五)狠抓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两型”社会
1、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宣传,强化考核,继续完善我市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从制度上加大节能监督、管理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
2、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抓重点、压产能、促循环、重整治、调结构”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争取一批园区和企业进入省第二批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名单,组织编制我市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完善试点企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冀东水泥余热发电、海浪高效节能燃煤锅炉生产线、城市垃圾发电等一批节能工程。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