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维修驾培行业管理。对715家汽修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和星级创建活动,评定AAA级企业218家;根据《深圳市驾驶员培训教练场布局规划研究》,完成了坪地教练场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完成了《深圳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管理条例》的调研和立项工作,并提交立法计划;全面推广应用驾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和IC卡计时学车系统,全市1765辆教练车全部安装IC卡计时装置,实现了培训学时监管智能化。
5.维护行业运营秩序。制定实施了《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对非法营运行为实施委托行政执法的规定》、《深圳市交通局关于非法营运行为行政处罚实施规定(试行)》,统一处罚标准,取消自由裁量权,规范了执法行为;实行“辖区负责制和流动稽查制相结合,一区域一主管”工作模式,深入开展“雷霆二号”等专项行动,全年共开展打击行动14778次,出动执法人员530779人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7854辆,有效遏止了非法营运猖獗势头;制定完成《深圳市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坚持联合行动,持续开展路面治理,依法查处超限超载车辆9775辆,全市未发现一起公路“三乱”事件;依法核准港口危货作业2582单、货量899.8万吨,集装箱危货作业640单、2198标准箱;全面治理水路集装箱内贸超载,规范了港航经营秩序;组织开展了深圳机场服务质量测评工作,加强机场管理运营机制的监督检查。
(七)以人为本为民便民,提升了交通公共服务水平。
1.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编制了《深圳市智能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规划》,正推进GPS二期平台建设;改造了应急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了DLP大屏,接入了全市所有出租车GPS监管信号和4个重点场站的监控视频;加快推进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示范工程一期的建设,推进公交客流采集分析系统建设,启动了公交车、地铁营运信息采集、分析、查询平台建设研究,提高了行业智能化监管水平。
2.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了2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实施办法;窗口各项业务工作有序推进,业务按时办结率为100%,实现窗口服务“零有理投诉”;做好交通规费征管工作,运管费和港建费征缴率均达100%;加快推进了引航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三化”建设,修订完善了铜鼓航道引航操作规范及引航指引、《深圳港引航站引航员引领尺度规定》等多个规章制度,引航动态与监控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全面提高了引航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交通战备正规化建设,任命了11支交通专业保障队伍领导,调整了13个重点国防交通保障成员单位;参与了全省核电应急演习,较好地完成了演习任务;加强了对地铁应急的预测预警,建立了地铁公司每日应急及安全情况报送制度,完善了我市地铁应急预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