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09年度工作任务目标
2009年,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服务年”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提升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能力的主题,按照“告知并接受监督、承诺并与市民互动”的工作要求,提升规划服务理念,创新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结合我局部门职能安排,确定2009年度部门公共服务白皮书如下:
2009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一览表
工作任务
| 目标及进度
|
(一)完成50项法定图则编制工作,为各类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依据。
| 法定图则覆盖有突破,全年完成50项法定图则编制工作,为各类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依据。 第一季度完成8项; 第二季度完成15项; 第三季度完成15项; 第四季度完成12项。
|
|
|
|
(二)完成近期建设规划2010年度实施计划编制与报批,进一步完善规划服务机制。
| 编制完成并报批近期建设规划2010年度实施计划,提高规划服务效能。 8月份启动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工作; 8月底前启动建设项目用地预申报工作; 11月底前完成计划草案的局内审查工作; 12月底前报市政府审批。
|
|
(三)编制城市更新总体规划,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 编制城市更新总体规划,推动城市社会经济转型,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第一季度启动深圳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季度开展深圳城市更新总体规划基础现状调研; 第三季度开展深圳城市更新总体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第四季度形成深圳城市更新总体规划初稿。
|
|
|
|
(四)开展前海地区规划,推动城市转型。
| 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年内组织制定推进前海地区规划工作的“前海计划”草案,并报市政府。 4月前完成前海计划前期研究工作; 6月前启动前海计划编制工作; 11月前完成局内审查环节; 12月底前报市政府。
|
|
|
(五)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地名文化内涵。
(五)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地名文化内涵。
| 制定《深圳市规范公共标识设置工作方案》,颁布实施《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积极解决道路桥梁重名、无名及名称不规范问题,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季度完成路名牌及公共设施指引牌设计方案的公众咨询及专家评议活动; 4月份就地名总体规划相关内容与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5月份完成对《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草案的修改; 6月份将《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成果上报市政府审批; 第二季度完成对标牌设计方案的修改完善; 第三季度完成《深圳市规范公共标识设置工作方案》及《深圳市公共标识设置指引》的制订并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 8月份根据市政府批复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并报省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季度修改完善标牌设计方案并上报市政府常务会。
|
|
(六)加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监测管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 完成四次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并及时形成监测报告上报市政府,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5月底完成第一次监测;8月底完成第二次监测; 10月中旬完成第三次监测; 12月底完成第四次监测。
|
|
|
|
(七)制定绿色城市建设标准指引,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 以绿色城市建设标准指导推动绿色城市建设,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市民创造健康、舒适的绿色空间,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月底前完成专题调研报告; 8月底前完成初稿; 10月底前举行专家评审; 12月底前完成绿色城市建设标准指引的制定。
|
|
(八)推进轨道交通规划,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 通过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提升特区外城市化水平,促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 3月31日前,就轨道三期建设规划中期报告线站位方案征求各区政府、街道办等相关单位意见,根据意见调整线站位方案。就轨道6、7、9、10号线详细规划,征求并整理各区政府、地铁公司等相关单位意见; 4月30日前,完成轨道三期建设规划车辆段用地专题、环评专题、土地利用专题和总报告;确定轨道6、7、9、10号线的线站位方案; 5月30日前,完成轨道三期建设规划的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改局、规划局)的部门审查和专家咨询,并上报市政府; 6月15日前,完成轨道6、7、9、10号线详细规划最终报告送审稿,并通过我局内部审查; 6月30日前,轨道三期建设规划根据市政府审查意见及专家咨询意见修改成果,上报国家发改委,为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审查准备资料。同期,完成轨道6、7、9、10号线详细规划最终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