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劳动关系调处。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和“春暖行动”,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上升到98.1%,新签订集体合同8952家。全市处理信访案件12万多宗,涉及33万人次,其中重大集体上访1000多宗,涉及10万多人次;接听群众来电800多万人次。共检查用人单位4.57万家次,涉及劳动者776万多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2.3%、12.1%。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7638宗,立案44405宗,涉及劳动者18万多人,涉案标的金额35亿多元,结案32439宗,从2008年2月起免收劳动争议仲裁费。
未完成事项及情况说明:
公布我市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工作未完成。2008年7月底前,我局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报请市政府审批,市政府批复2008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不予向社会公布。
三、2009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目标
工作任务
| 目标及进度
|
(一)促进就业。
| 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当年新增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率达80%,全市85%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年底前组织2-3次全市性的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培训推介会,为1000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见习培训岗位。
|
2.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调整就业援助政策,建立稳定岗位补贴制度,3月底前完成困难认定、招聘奖励和补贴、培训补贴和青年见习等政策的起草工作,4月底前完成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6月底前完成新的就业援助政策的起草工作。
|
3.出台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年底前在全市建立3个户籍失业人员创业孵化园(福田区1个、龙岗区1个、宝安区1个)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80人进园创业。
|
(二)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 4.全年社保基金征收220亿元,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60万人、880万人和500万人。
|
5.年底前新增50家定点医疗机构,增补地方补充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在医院增设参保人自助查询终端机,完善医保信息系统,推进数字医保建设。
|
6.一季度前制定实行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并允许企业在停工停产期间经审查批准可暂缓缴交养老保险。
|
7.一季度前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待遇水平。
|
8.一季度前开通社会保险个人信息手机群发告知服务。
|
(三)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和引进机制。
| 9.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95万人次,新培养技师、高级技师4500人。
|
10.开展公益性鉴定平台试点,对我市紧缺且鉴定增长量较大的工种开展公益性鉴定,将我市自行开发的计算机类工种进行模块化改造,进行随到随考试点。
|
11.开展“技能就业年”和“深圳市技能节”活动,组织技能竞赛、“五小发明”成果评选展示、大型技能展示等系列活动,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和津贴,新发展30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12.一季度前调整招调工政策,加强技能人才引进。
|
(四)收入分配。
| 13.收集、整理和分析工资水平基础数据,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数据调查机制。
|
14.开展高技能人才工资分配问题研究,年底前探索建立行业工资增长测算模型,适时发布行业工资增长指导意见。
|
(五)加强劳动关系调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15.年底前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
|
16.年内建立信访、监察、仲裁“三合一”劳资纠纷调解模式和“区-街道-社区”三级调解网络,推行“预防、教育、整改、查处并重”执法模式,快速解决纠纷,劳动保障信访结案率达到99%,劳动仲裁法定时限内结案率达到98%以上。
|
工作任务
| 目标及进度
|
(六)完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加强普法教育宣传。
| 17.年底前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失业保险条例》,调研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调研起草《深圳市社保基金监督条例》等一批法规。
|
18.2009年底达到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普及率100%,劳动者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普及率95%。
|
(七)加强信息化服务建设。
| 19.推进“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劳动保障业务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发布、网上查询,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