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自主创新总体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加强输变电设备、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化学纤维和电声器材等省级工程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其研发能力,积极争取药用胶粘制品、金属表面处理、皮革功能化和绿色(半导体)光源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落户江门。到2012年,力争新建1-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总量达到150家。

  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专业镇(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市优势传统产业的平台体系,推动蓬江区摩托技术服务中心、开平纺织服装创新中心和新会区不锈钢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上新台阶。联合质量监督检测部门,加快国家摩托车检测中心建设,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测试、校准、认证检验和技术咨询服务。抓紧完善广东省专利信息平台江门分平台建设,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强重点科技攻关工作。面向产业前沿技术、共性和关键技术,组织实施攻关计划、研发和应用推广计划,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各级科技攻关计划,突破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的科技瓶颈。到2012年,全市新增80个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产品。

  产业前沿技术攻关计划。选择江门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有巨大产业化前景的新兴技术,在半导体发光材料、新型电池材料、数控加工设备、纳米材料、集成电路、节能减排、半导体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组织和实施若干重点项目攻关计划,加强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的产业技术储备。

  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计划。在资源与环境、新型功能材料、无线宽带网络、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领域,选择若干对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能显著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方向,开展一批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

  国家和省科技攻关计划。结合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申报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参与竞投粤港联合攻关招标项目。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生物保健品开发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有效利用国家的引导性投入,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

  (四)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把握科技和产业融合机遇,积极跟踪技术发展和产业交叉新趋势,在网络经济、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兴产业体系建设。以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壮大海洋产业。以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动漫制作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以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为重点,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到2012年,全市以中心城区为源头,辐射五邑乃至粤西地区新兴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的支撑点。

  新技术转化体系建设。加速新兴领域中技术应用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应用、电信与广电增值服务等领域,培育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新业态,大力支持电信、金科、江门新闻网和江门政务之窗等门户网站建设。在财政科技投入建立新技术转化奖励基金,对成功实现产业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五)引导企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支持和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的高端集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向高端延伸、装备制造生产技术向高端发展,扶持高端服务业成长壮大。

  电子信息类高端产业建设。支持真明丽集团的LED芯片开发与封装、科恒实业的半导体发光材料、华凯科技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江裕映美的微型打印机机芯等项目加快实施。扶持长利光电、健隆达光电、得实计算机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先进制造业类高端产业建设。以装备制造和关键零配件制造为重点,开发生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机电一体化和高精度、高性能名牌产品,推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扶持江门市兴江转向器有限公司的汽车转向器、江门科杰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床和江门展艺电脑机械有限公司的电脑绣花机的研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