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原则;坚持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原则。
二、改革的步骤、时间安排
坚持“积极稳妥、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突出特点、不断完善”的方针,按照先区级卫生事业单位,后地级卫士事业单位、再县、乡卫生事业单位的步骤、积极稳妥的推进全区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005年在区级卫生事业单位全面动员积极推开,但不搞“一刀切”,各单位从实际出发制定改革方案,成熟一个,批准实施一个。用三年时间完成区级卫生单位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制改革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再用两年时间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和配套改革政策,使人事制度改革更趋完善。
地(州市)级卫生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区级卫生事业单位基本完成全员聘用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鼓励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先期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推进。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管理方式
l、各地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根据本地区的卫生需求,打破卫生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制定本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加强宏观调控,逐步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
2、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要以自治区编办、卫生厅制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监督体制和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及各地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为依据,合理配置各类人员;医院等差额预算管理单位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依据核定床位,以床定编。编制核定后,各单位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内部机构,重点压缩行政,后勤机构。各单位可以根据对外服务的需求,自行设置内部科室。
3、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工作需求、单位发展、人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按需设岗,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按岗聘人,合理配置各类人员。对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结构比例管理的办法,结构比例方案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人事部门批准后实施。根据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岗位实行动态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