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稳步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尽快形成统一的外派劳务管理体系,建立外派劳务项目管理、外派劳务基地管理、外派劳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开展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外派研修生和劳务合作,积极开拓欧洲、北美洲的中高端劳务市场。加强监管,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遏制违规违法行为。妥善处置境外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保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
(二十)加强政策服务。加强与国家有关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协调与合作,积极申请、切实用好有关专项资金。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完善信贷、外汇、财税、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努力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二十一)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17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完善和强化配送中心采购、储存、加工、调运等功能,使农家店商品配送率平均达到50%以上。两年内新增10000家标准化农家店,使农家店覆盖85%的乡镇、65%以上的行政村。拓展和延伸农家店与供销、电信、邮政结合的流通网络体系,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大省市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力度,推进配送中心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二十二)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两年内培育100家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15家骨干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国债项目和20家超亿元农产品市场信息、质检、卫生系统改造工程。
(二十三)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健全家电销售网络。中标企业要安排好补贴类产品的生产、配送、销售和服务工作,确保市场供应。落实国家补贴80%、省内补贴20%的政策,认真做好资金兑付和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要强化监管,确保下乡家电产品质量,切实搞好售后服务。
(二十四)搞好社区商业建设。各设区市要加快早餐快餐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早餐经营网点。加快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和业态配置。鼓励各设区市建立城市居民商业服务信息平台和消费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加快“放心菜”和“放心肉”市场体系建设。
(二十五)培育消费热点。利用国家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时机,推进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推动旅游消费。理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制,健全旧货流通网络,加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工作力度,促进循环消费。大力发展会展产业,带动住宿、餐饮、交通和通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