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规划的通知

  三是坚持政府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扶持政策,完善市场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投资者积极性,提高太阳能产业技术水平,推进太阳能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太阳能产业的竞争力。
  (四)发展目标
  “十一五”末发展目标:到2010年,重点是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建设多晶硅提纯—单晶硅拉制/多晶硅铸锭/晶硅切片—太阳电池—组件封装—光伏技术应用的完整光伏产业链。
  ——多晶硅生产,实现产能5250吨,其中电子级1000吨,销售收入达到55亿元;
  ——单晶硅锭/切片生产,实现产能5000吨,切片3亿片,销售收入达到78亿元;
  ——晶硅太阳电池片,实现产能300兆瓦,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太阳电池组件封装,实现产能100兆瓦,销售收入达到21亿元;
  ——光伏系统应用,主要包括户用电源、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照明等,装机容量达到3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
  —— 2009年至2010年,在柴达木地区建设兆瓦级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40兆瓦,年发电量6500万千瓦时。
  到2010年底,累计总投资约15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8亿元,预计就业人数达到0.6万人。
  到2010年,全省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新建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集热总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有条件的新建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比例达到25%左右。在农村牧区太阳能热水器推广5万户;农牧区太阳灶到户普及率达到60%以上;在农村牧区积极推广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太阳房中小学占全省行政村的20%;在广大农牧区新建太阳能温棚2万栋,新建太阳能牲畜暖棚8000栋,完成太阳能光伏科技书屋建设1000座,新增太阳能光伏户用电源0.5万套。在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沿线,建设100个太阳能光伏提灌站,实现生态保护并促进当地农牧民收入增长。
  2015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3— 4个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重点是大力发展硅材料。
  ——多晶硅生产,实现产能3万吨,其中电子级5000吨,销售收入达到210亿元;
  ——单晶硅锭、多晶浇铸/切片生产,实现单晶硅产能2.2万吨,多晶浇铸8000吨,单晶硅切片13亿片,多晶硅切片4亿片,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
  ——晶硅太阳电池片,实现产能1000兆瓦,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太阳电池组件封装,实现产能500兆瓦,销售收入达到85亿元;
  ——光伏系统应用,主要包括户用电源、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照明等,装机容量达到5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
  —— 2012年至2015年,在西宁地区建设兆瓦级大型荒漠电站1座,装机容量到达20兆瓦,年发电量约3500万千瓦时。
  —— 2012年至2015年,在柴达木地区建设百兆瓦级大型荒漠电站4— 5座,装机容量到达1000兆瓦,年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
  ——配合电力部门大电网延伸,2012年至2015年,在三江源地区建设兆瓦级大型荒漠电站1座,装机容量到达30兆瓦,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时。
  到2015年底,累计总投资约614亿元,年销售收入约86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的26%左右;预计就业人数达到2万人。
  到2015年,全省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城镇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集热器采光面积达6.3万平方米,城市新建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普及率达到55%以上。在农村牧区新增太阳能热水器推广20万台,普及率达到30%。到2015年末,引进、吸收先进太阳能产业品种和装备,培育1个年产太阳能热水器5万台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制造企业;到2015年前太阳灶到户普及率达到100%,新增太阳能光伏户用电源3万套,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新建太阳能温棚5万栋、太阳能牲畜暖棚2万栋;建设太阳房中小学2860所,占全省行政村的70%;完成太阳能光伏科技书屋建设1000座。
  三、青海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省太阳能产业的龙头企业,其投资范围覆盖从多晶硅、单晶硅硅锭/切片、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集成整个产业链,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建成“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集团公司。在培育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新能源分公司成为多晶硅材料生产的龙头企业同时,促进其加快向电子级多晶硅生产领域的发展的步伐。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在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基础上,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带动我省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产业基地。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作为太阳能产业基地,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将其建设成为在国际、国内有显著影响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以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新能源分公司、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实现硅材料的规模化生产。以青海尚德尼玛为核心,联合园区内其他太阳电池组件封装企业,加快产能扩容建设,建立太阳电池组件封装产业集群,创建品牌,面向国内外市场,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以青海省三江源太阳能系统检测有限公司为主,建立起太阳能系统试验、检测中心,为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服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无锡尚德、山东力诺瑞特等知名企业进人园区,补充完善多晶浇铸、太阳能级硅切片、晶硅太阳电池生产、光伏系统平衡部件(BOS)的研发及生产,包括并网控制器、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器、蓄电池等,形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西宁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建立起具有设计、施工、检测与维护能力的太阳能热利用服务基地,服务覆盖全省乃至周边省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