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培训基地。依托高等院校对应急管理领导和干部进行应急能力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各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和干部到高等院校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领导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2.公共危机管理教育基地。依托市委党校建设公共危机管理教育基地,会同市人事局重点抓好公务员队伍的危机意识和应急常识及应急预案培训教育,继续在全市处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领导任职培训班和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班设立应急管理课程,使应急管理知识培训作为干部任职的必修课。
3.基层和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常识和技能培训基地。依托驻珠部队教导大队建立基层和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常识和技能培训基地,会同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地震局、市三防办、市森林防火办、市红十字会等单位,抓好镇(街)和企业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常识和应急技能训练,培养应急救援队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战能胜。
4.市民公共安全体验基地。会同市红十字会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建设一个市民公共安全体验馆,运用高科技手段,演绎和复制各类灾难,供市民免费参观、体验。通过演示、模拟、互动等方式,提升市民危机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逃生本领技能,不断提高公众应急能力和水平。
五、实施“五个一”工程,扎实推进应急常识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
1.“一部法”。即制订我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各项配套规定,加快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2.“一本书”。即《珠海市民应急手册》,继续抓好《手册》增印工作,到2009年底基本实现每个家庭都有一本的目标。
3.“一个包”。即应急急救包,到2009年底达到全市30%的家庭有一个的目标。
4.“一张碟”。即制作应急常识宣传碟,配发每个家庭、社区、学校和企业。
5.“一块栏”。即应急常识宣传栏,每个社区都要安装一块,充分依托应急管理志愿者队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六、抓好六项重点工作落实,切实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