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信息公开,做好政策宣传。进一步加强全省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网络平台建设,坚持政务公开,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加大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增强信息时效。各市(州)要积极开展和加快信息化网站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快捷、高效、覆盖面大的优势,加强企业治乱减负政策法规宣传,为企业提供在线咨询和服务。条件不具备的市(州),也要利用便于企业知晓的各种新闻媒体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减负的政策文件等政务信息。
(五)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增加企业负担行为。对工作检查中发现的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收费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企业、群众投诉的案件,要认真对待,及时纠正、处理。涉企重要案件由省减负办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查处,一般问题移交相关部门或市(州)查处,并建立查处情况回复制度,确保案件处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重大事项和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和曝光。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目标。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任务繁重,各市(州)、省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管减负工作的领导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负总责。要建立责任制,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层层落实,确保减负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措施“四到位”。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作用,各专项治理牵头单位要统筹兼顾,研究制订可行方案和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有关方面抓好落实;相关责任单位要密切配合牵头部门,认真做好分工工作;各级减负工作机构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加强指导和督查。
(二)健全减负机构,强化工作基础。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重视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组织建设和减负队伍自身建设,理顺关系,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形成抓工作落实的合力。各级减负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治乱减负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掌握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政策法规,加强对县(市、区)减负工作的指导,督促落实有专门机构专人具体抓减负工作,明确任务分工,提出责任目标。要注意发现和推广基层企业减负工作好的经验和作法,树立典型,推动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更加深入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