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投入到位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费应全部由财政供给。随着人口数量控制形势的稳定,社会抚养费数量大幅度下降,而且实行收支两条线。《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以后,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各项奖励政策和免费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成为各级政府的的法定责任。因此,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所需财政投入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幅度增加了。陕西省加大经费投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陕西省咸阳市下辖13个县市区,总人口481.5万,2003年市财政收入12.7亿元。显然,其经济状况可能赶不上赤峰市。但是咸阳市政府思路明确,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很大。咸阳市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后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通知》要求,做到各级承担的计划生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以实现“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免费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提供基本项目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报酬,确保落实法律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咸阳市所辖的长武县有41万人口,是省级贫困县。县委县政府态度明确,每年年初将计生经费列入预算,且足额或超额落实到位。县政府规定,设立计生经费专门账户,封闭运行,保证按月拨付,每月10万元,不得拖延。该县明确规定了转移支付资金中计划生育经费的列支比例,将转移支付资金中的12.84%作为计划生育资金划拨各乡镇。咸阳市的旬邑县注重计划生育经费的管理,实行“县统管、乡报账”的管理体制,保证了乡级必需的计划生育经费的支出。县级审计部门每年都要依法对计划生育事业费进行审计,县级财政、纪检、计划生育部门也对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无预算、未及时拨付、未实行专款专用的,均视为未完成责任目标,给予一票否决。
(四)大胆科学地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
全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试点是从2001年3月开始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确定16个试点地区,2003年扩展到19个。本次考察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和陕西省咸阳市,与赤峰市一样被国家列为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市。几年来,平顶山市和咸阳市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整体水平的大幅提高。我们认为,两市改革成功主要得益于指导思想正确,即综合改革就是围绕“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照章理事”展开,就是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当做突破口,把综合改革和实际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不搞两张皮,更不搞对立。凡是改革的都是实际需要的;凡是实际需要的都是应该改革的。咸阳市有一个形象的说法,综合改革由试点到推广,好比从盆景到苗圃到绿洲,不断地发展。咸阳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内部设综合改革办公室,专门负责上下级计划生育部门之间、全市各相关部门之间、委内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该市对综合改革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分为指定项目、自选项目和创新项目。指定项目是各县区必须完成的,包括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等;自选项目是在完成指定项目基础上,从当地实际出发确定的;创新项目则完全由各县区自己决定。这些做法既保证了改革总体方向的正确性,又照顾到了各县(市)的具体情况,措施更具针对性,同时也调动了各县(市)的积极性,鼓励了创新,使综合改革既稳扎稳打,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党政领导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视程度呈逐渐加强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