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牧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三、加大农牧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三补贴、两减免”惠农支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逐年加大对农牧业机械化投入力度,确立专项补贴资金,重点抓好国家推广保护性耕作、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推进农机装备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落实好配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使用项目资金时,必须将农牧业机械化的专项资金用在农牧业机械发展上,并做到足额到位。金融部门要对广大农牧民购置农机具给予优惠贷款支持,逐步建立健全并形成政府引导、项目扶持、信贷支持、社会参与、农牧民自筹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农牧业机械化投入机制。
  四、深化农牧业机械化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服务水平
  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一是要装备县级农机龙头服务组织,以农牧业机械化服务功能强的乡镇为依托,建立区域性农机服务组织。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争取每个乡镇苏木都分布有大中型主机2台以上及配套作业机具的农机大户。三是引导、鼓励农机户建立农机协会、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培育农机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农机组织和经纪人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产业化基地建设上,各地要选择规模种植区域,建设机械化生产基地,进行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培育。
  在服务经营机制上,要建立“三个机制”。即:建立健全服务组织内部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保障其按照经济规律健康发展;建立服务组织相互间以利益为纽带的联系机制,形成产业规模,形成产业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建立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以利益为纽带的关系机制,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在服务区域上,组织开展农牧业机械跨行政区域作业,逐步形成统筹协调、市场化运作、跨区作业的新机制。
  每个旗县区要重点抓1-2个农牧业机械服务产业化的典型,带动整体发展。
  五、强化管理,确保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
  各地要依法完善农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加强农机安全村建设,加大“黑车非驾”治理力度,同时各级公安部门与农机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工作,减少农机事故隐患,预防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农机质量安全检查,及时受理农机投诉案件,保证农机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加强农机服务监察工作,推进农机服务标准化建设。四是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