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四、全面做好雷电天气预测预报工作

  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预报以及雷击森林火灾预报。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警报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各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五、强化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针对雷击伤亡事件多发在农村地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做好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气象部门要逐步构建农村地区防雷减灾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地区防雷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广农村地区雷电防护技术,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特别要加强对偏远农村地区的防雷科普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懂得雷电原理和防护方法,消除部分群众迷信和恐惧心理,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雷击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六、全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雷电灾害突发性强,对农村地区,以及电力、交通、通信、石化等行业影响重大,必须切实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重大雷电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妥善处置灾情,迅速开展救助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七、广泛宣传防雷减灾知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针对当前雷电灾害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情况,结合典型事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学校等广泛开展普及防雷减灾知识和常识活动,做到家喻户晓,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气象部门要建立防雷科技推广基地,加强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有效地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