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促进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是建立指挥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以应急指挥中心、指挥所(指挥室)为核心的指挥自动化建设网络,实现全市人防指挥信息系统联网。二是完善空情报知系统。建立健全空情信息接收、传输、报告值班制度,开展业务训练。三是完善防空警报系统。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合理调整防空警报布局,增加和更新防空警报设备,实现固定、机动、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信号多种手段发放防空防灾警报信号。2010年,全市规划区(含各县市区城区)内电声防空警报器比例达到60%以上,全市城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要达95%以上。四是完善通信保障系统。建成市县互通的无线通信网络,加强机动通信系统建设,适时建设卫星、微波通信系统。五是完善城市监控系统。对全市所属重点目标、重点区位,有计划地增设防空防灾监控点,并与公安、交通、水利、铁路等设置有城市实时图像监视系统的部门和单位交连,实现城市实时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城市防护抗毁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建立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实现人防工程建设系统化。一是加快人防工程建设。2010年前,城市人均占有人防工程面积达0.35平方米;2020年达到人均1平方米的要求,全市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设施配套的防护工程体系,能够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应急避难空间。二是加强工程维护管理。人防工程的通风、给水排水、供电设施满足使用要求,防护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交通干(支)道工程畅通,人员掩蔽工程满足人员应急避难短期生存需要。三是落实工程平战转换。已建人防工程全部制定平战转换方案。平时开发利用的工程防护功能、使用功能转换,应按战术技术要求规定的转换时限,制订转换方案及实施计划。
  (四)建立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体系,实现专业队伍建设规范化。一是健全两防专业队伍。把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健全人防民防专业队伍组织,制订战时扩编补充方案,适时组建新型专业队伍。二是加强专业队伍训练。开展岗位练兵,加强防化防疫专业队伍集中训练,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应急救援和快速反应能力。三是落实装备器材。各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依法承担必要的人员训练和装备器材费用,保障专业队伍的整顿、训练教育和装备更新,能够满足战时防护和救援需要。
  (五)建立保障得力的人口疏散体系,实现人口疏散地域建设城乡一体化。一是修订城市人口疏散方案。搞好城市人口疏散调查,2009年修(制)订完善城市人口疏散方案,将疏散人员计划落实到户,实现户户对接。二是建立城市人口疏散地域(基地)。建设市级领导机关防空疏散基地,在周边县(市)修建一处集指挥、掩护、储备、医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防空袭疏散综合工程,为战时防空、平时防灾提供疏散人员的安置场所。三是落实城市人口疏散保障。制定完善疏散保障计划,明确疏散人员集结地点,交通工具落实到具体单位,疏散路线有交通管制措施。制定疏散地域(基地)生活物资储备计划,建立紧急征用、调用、储备重要物资器材制度。
  (六)建立配套安全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体系,实现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科学化。市县两级要依据有关标准,确定并适时调整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经济目标。重要经济目标所在单位要依据现有法律法规,抓紧制定防护方案和应急抢修方案,做好应急防护、设障防护和伪装防护,依法落实防护队伍和经费,加强针对性训练、演练,确保安全。人防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有关领导管理机制、职能和防护规范,使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轨道。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