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各县(市、区)按市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开展以县(市、区)、乡镇为单位的初保达标宣传、发动,选择1―2个乡镇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初保试点工作。市抓好以县(市、区)、乡镇为单位的初保示范工作。到2005年,全市50%的乡镇通过以乡镇为单位的初保工作县级认定,市级抽查复核。2―3个县通过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市级认定。
2005年底,总结以县(市、区)、乡镇为单位的初保工作,对初保工作成绩突出的县、乡镇、个人进行表彰。
第二阶段:2006―2010年,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达标活动。到2010年,各县(市、区)90%的乡镇通过县级认定和跟踪评估,市级抽查复核,并通过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市级认定。2010年底,对初保工作成绩突出的县、乡镇、个人进行表彰。
三、实施策略
(一)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并随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不断增加农村卫生事业和初级卫生保健专项经费。要解放思想,积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饮用水和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和生活质量水平。
(二)调整网络结构,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卫生机构,按区域卫生发展规划,调整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三级网功能。在网络建设中,要发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挥中医药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切实发挥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要突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人才培养,落实城市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机构的措施,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切实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行政村卫生站的指导与监督,提高行政村卫生站服务水平。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的重要手段。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充实健康教育人员。要组织宣传、广播电视、文化、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要根据疾病发生季节特点和防病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药卫生防病知识。要积极开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宣教活动,广泛普及婚前医学保健、围产期和儿童保健知识;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老年保健宣传,倡导丈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继续抓好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