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举办单位申请书后,应在2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以下工作:1.审查资料;2.现场评审;3.提出整改意见或初步意见;4.发放执业证件和牌匾,对已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给予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变更登记手续。
取得社区卫生服务举办权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准入文书》后的一个月内开始社区卫生服务运作,否则视为放弃,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确认举办单位或个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组织社区居民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作一年后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在辖区内居委会下设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经批准后方可开展业务。
六、服务内容和任务
1.社区诊断在社区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下,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掌握社区人口基本情况,做好出生和死亡登记,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需求,提出解决社区主要卫生工作问题的办法。
2.健康教育
根据社区诊断结果,确定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内容及适宜方式,指导居民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配合开展传染病、多发病的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3.传染病防治
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执行法定报告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制度,协助开展漏报调查,协助做好突发疫情和原因不明性疾病暴发的调查和处理,指导恢复期病人定期复查并随访,开展计划免疫、强化免疫及特殊人群免疫接种。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恢复期病人进行随访,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
5.精神卫生
开展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咨询、宣传与教育。早期发现精神疾患,根据需要及时转诊,开展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和社区康复。
6.妇女保健
开展婚前卫生咨询与指导;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宣传;了解男女双方的基本健康状况;开展婚后卫生指导与生育咨询。了解孕妇的基本健康状况和生育状况;早孕初查并建册;发放保健卡;开展孕妇及其家庭的保健指导。开展产后家庭访视,提供产后恢复、产后避孕、家庭生活调整等方面的指导。更年期保健:提供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咨询;指导更年期妇女合理就医、饮食、锻炼和用药。配合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科疾病的筛查。
7.儿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