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9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的通知

  2.杀虫灯诱杀。在村庄四旁、林带及片林内,相隔400米左右,将杀虫灯悬挂树上2— 3米处,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下午7时至次日6时开灯诱杀,集中处理。
  3.绑草把。在树干0.8— 1.5米处,绑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待化蛹结束后解除草把,将蛹检出,就地集中存放,用纱网罩住,30天后再作无害化处理。
  4.涂毒环。菊酯类药剂加废机油和柴油,按照1:5:5比例混匀后,在树干1— 1.5米高处,用毛刷涂抹10— 15厘米宽的药环,毒杀上下树的幼虫。
  5.释放周氏啮小蜂。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天气,在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按美国白蛾幼虫和周氏啮小蜂1:3的比例进行放蜂,每代放1— 2次。释放方法,一是直接释放小蜂;二是把寄生的柞蚕蛹放入草把中、挂在树枝、沾粘在树干上。
  6.应用多角体病毒防治。使用制剂浓度为1.5×10(7上标)— 3.0×10(7上标)PIB/ml药液喷雾。
  7.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防治。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45度角打孔,打孔数量一般胸径10厘米以下1个孔,胸径每增加5厘米增加1个孔。注药量视树干大小而定,平均每厘米注药0.5— 1毫升。
  8.地面喷雾和飞机防治。通过喷施无公害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
  四、组织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充分认识防控美国白蛾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6号)、《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要求,把美国白蛾防控作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大事,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要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林业、财政、交通、农业、水利、黄河河务、公路、城建、园林、铁路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目标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
  (二)明确责任,建立联防联治制度。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美国白蛾防控负总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资金筹措、物资购置、技术指导和培训,乡镇政府负责制定具体防控实施方案和组织防控工作,将监测普查、防控措施落实到人员、落实到林片。财政部门及时拨付有关专项资金,林业、财政部门统一组织药械等物资采购,并做好资金监督检查。城建、园林部门负责城区内所属公共绿地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交通、农业、水利、黄河河务、公路、铁路、部队等部门单位各自负责所管辖地林木的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林业部门负责对美国白蛾的普查监测,综合分析测报数据,发布预报,提出防治技术方案,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各级政府防控美国白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