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9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的通知

  1.普查监测时间。
  (1)成虫。越冬代,4月中旬— 4月下旬;第一代,7月上旬— 7月下旬;第二代,8月中旬— 9月上旬。
  (2)卵。第一代,4月下旬— 5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 7月下旬;第三代,8月下旬— 9月上旬。
  (3)幼虫。第一代,5月中旬— 6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 8月中旬;第三代,9月中旬— 10月中旬。
  (4)蛹。第一代,6月中旬— 7月上旬;第二代,8月上旬— 8月下旬;第三代,10月中旬一次年3月中旬。
  2.普查监测地点。发生区要进行全面普查监测。未发生区要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靠近发生区的林木,与发生区有货物往来的车站、码头、机场、旅游点及货物存放集散地周围的树木,乡村农户房前屋后、城区机关单位院落的树木,公路、铁路及沿途的树木等进行重点普查监测。
  3.调查树种。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包括杨、桑、榆、臭椿、山楂、杏、法桐、泡桐、白蜡、核桃、樱花、枫杨、苹果、樱桃等;一般喜食树种,包括柳、桃、胡桃楸、梨、刺槐、柿、紫荆、丁香、葡萄等。
  4.调查方法。
  (1)初龄幼虫网幕期调查,以自然村、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社区为调查单位。每点抽查100— 300株树木(片林300株以上),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计算有网株率和平均每株网幕数。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三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2)成虫期调查,用黑光灯、性诱剂引诱成虫,确定发生期。
  (3)蛹期调查,一是在老树皮、乱石堆中、墙缝等越冬场所,采集越冬蛹100— 300个;二是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下部围草诱集或从野外采集200— 300个老熟幼虫饲养化蛹,调查蛹寄生率和死亡率。
  (4)卵期调查,野外采集10块卵,调查每块卵粒数,观察孵化日期、孵化数量,计算孵化率。
  (三)建立报告制度。在美国白蛾发生期实行周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新发现美国白蛾疫情时,立即向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在48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各级要及时通报辖区内美国白蛾的发生和防控情况。
  (四)运用综合手段进行防控。要抓住“三个时机”(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四个环节”(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采取剪除网幕、绑草把、涂毒环、释放周氏啮小蜂、灯光诱杀、人工捕捉成虫、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杀蛹、飞防和地面喷雾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重点抓好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的防治工作。
  1.剪除网幕。在幼虫3龄前网幕期,组织专业队、发动群众利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剪除的网幕要就地挖沟集中存放,用纱网罩盖,纱网周边用土压实,20天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