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一)各县(市、区)要在2005年前尽快启动农产品检验测试机构,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农产品的例行监测制度,每月对市区重点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1-2次的例行监测,监督农贸市场、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及时收集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状况,通报农产品质量监测结果。市动物防疫卫生监督所要加大市区屠宰场生猪的“瘦肉精”检测力度,对生猪的检测年要达到10%,阳性检测年控制在1%以下,抓好疫病监控,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县(市、区)要加快农产品检测站的建设,及时开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例行监测。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要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速测室,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今年要建立农产品质量速测室,开展农产品的质量检测,防止有毒有害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速测室的投资建设由市场经营者负责。今后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如果是市场管理者监督不力造成的,将追究市场管理者的责任。农业生产者要不断增强质量意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把质量安全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逐步实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市场准入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超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农产品流入市场的一条重要措施。农业生产者要自觉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市场管理者对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农产品要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理,及时销毁,防止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三)加大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农产品检测工作量大、费用高。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要抓好省级配套资金的落实,切实把资金用到实处。
(四)市农产品检验测试机构已投入运作,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英东生物工程学院检测所,须在2004年做好国家级计量认证,2005年投入正常运作,承担全市农产品测试定量检测工作。
五、加强技术培训
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主要是生产者。因此,提高农业生产者的使用技术是关键,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技术水平,使农业生产者逐步做到合理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真正减少农产品的农药、兽药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