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真规划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源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要根据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必须远离“三废”污染源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规划,从源头上控制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
1、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各地要按照《农药管理条件》、《
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逐步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通过市场准入的管理,引导农业投入品的结构调整与优化,逐步淘汰高残毒的农业投入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投入品。
2、认真开展农业执法检查。各级政府要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不定期地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市农业部门要配合其它有关部门,每季度定期组织一次执法检查,重点是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流通环节、使用环节的执法检查力度,整顿和净化农资市场。积极开展整治蔬菜农药残留和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行为的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农业部关于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消减计划,加强农药、饲料和兽药市场准入,逐步建立生产和经营的可追溯制度。整治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行为,依法开展水产品养殖用药的监管和指导。
三、加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
(一)加大企业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力度。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是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一环。我市具有生产优质农产品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组织本地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实行多认证多奖励的激励政策,加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
(二)加快已认证农产品的生产。目前我市无公害食品的认证面积共17890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种共18个,是全省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较多的一个市,其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种居全省首位。因此,各地要抓住机遇,认真抓好已认证农产品的产品生产开发,不断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质量,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