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文)规定,浈江河江西省界到南雄市区河段水质目标为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下同),南雄市区至古市为Ⅳ类,古市到韶关市区的沙洲尾为Ⅲ类。韶关市环保部门的监测表明,2003年浈江河长坝断面的水质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但是上游南雄的河坪断面和古市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市区曲江桥断面水质为Ⅳ类,均超过了省政府划定的水质功能要求,其中河坪断面粪大肠菌群超标7倍, 氨氮超标0.8倍;古市断面高锰酸盐指数超标0.5倍;市区曲江桥断面粪大肠菌群超标1.4倍。浈江河水流量较小,且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据长坝水文站提供的资料,上世纪70年代浈江河日平均流量为202立方米/秒,到了2003年日平均流量仅方172立方米/秒。目前,浈江流域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还不高,但浈江河水质已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流域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浈江河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难以承受大的污染冲击,最终出现了2004年10月2日的浈江河死鱼的污染事故。
(三)主要水环境问题
根据实地调查,现场采样监测,并综合各方面资料,影响浈江河水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浈江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浈江河上游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是造成浈江河水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浈江上游南雄市、始兴县土地多为红土土质,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此外人为的植被破坏也是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南雄、始兴两地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249.58平方公里和55.04平方公里。由于水土流失,大量砂石和淤泥进入河道,使河水浑浊,河床升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每到下雨时候,整条河流会呈现浑浊的泥土黄色,严重影响了市容景观。韶关市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数据表明(见附件一),由于丰水期雨量增大,大量泥砂冲刷进入浈江,导致丰水期悬浮物浓度明显升高。
2、工业污染源造成的污染
地属浈江流域的南雄市、始兴县和韶关市市区分布着许多工业企业,其中废水排放量大、污染影响严重的工业污染源有南雄、始兴两家造纸厂和韶关市钛白粉厂、韶关化工厂两家化工厂。
2003年,南雄、始兴造纸厂废水排放量分别是415万吨和152万吨,其中废水污染物COD排放量分别为743吨和77吨,占当地污染负荷的92%和59%。1999年,始兴造纸厂曾经发生过偷排废水,导致造纸黑液污染河流的事故。在2000年“一控双达标”中,两家造纸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污染治理,有效地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但按两家造纸企业现有的污染治理设施还不能稳定达到2001年颁布的广东省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